第09版:网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失德不失真不失信”
赵三祝作文规矩让人起敬
身正文高为人范

  赵三祝先生的《我的作文规矩》以“不失德”、“不失真”、“不失信”阐述文德与人品,令读者过目难忘、受益匪浅。本报昨日第11版刊登了《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一文。记者就“为文者有文德”这一话题和网友展开讨论,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3146】:赵三祝老先生是我市知名作家,已发表的长篇纪实文学《顶天立地瑞安人》和报告文学集《报春花》等大大小小文学作品已达80多万字。《我的作文规矩》反映了他从事文字工作的人生侧面,叙述其47年的作文经历。赵三祝所概括的“不失德”、“不失真”、“不失信”的作文规矩值得所有作家文人和我们普通老百姓学习。

  【一峰巅】:“不失德”、“不失真”、“不失信”是赵三祝为人的道德标准,其人格的光辉体现在他的作品里,“为文者有文德、有品位,笔才直,言才诚,心才善,身才立。”让人肃然起敬!

  【TBG】:老先生看重名节,就在于其心底里对于文德的敬畏和崇尚。但现在,一些文人学者在道德上的优越感却在日渐式微。大到教授,小到研究生、本科生,文章、论文剽窃之风甚嚣尘上。就连一些高校的知名教授时不时被媒体爆出剽窃的丑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学生为了混学分、拿学位,教授为了评职称、赚稿费,只要能达到个人目的,想抄谁的就抄谁的,想怎么抄就怎么抄。

  【学校我最彪】:做一个真实的文人墨客实属不易。知识分子首先是道德楷模,但也有一部分人习惯于唱道德高调、出道德格言。但往往就是这些自命清高的“文化人”,言行并不一致。

  【好好活着】:你这话让我想到了孔乙己,他常常偷东西被打,但却始终不承认自己是贼,不承认自己是偷东西。变“偷”为“窃”,是迂腐卖弄的表现。

  【甜果果】:人品决定文德。前些年,在我们年轻人中很流行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后来被判为抄袭,作者郭敬明还大言不惭,说什么“要是他一不小心画了白鸽和橄榄枝,是不是要告他抄袭了毕加索?”其言行让人心寒。

  【双子之熊】:文人,他要先学会做人,然后才做文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崇善尚德应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我们身边,应该出现更多助人为乐的人、见义勇为的人、诚实守信的人、敬业奉献的人、孝老爱亲的人。这些良好的品行,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体现,应成为引领广大公民立身做人的精神路标。

  【千里莫离】:做人的道德,没有固定的标准,却有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个人的道德观必须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始终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得到真正的快乐,惟有如此,才符合正道。

  (郑旦)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关注
   第04版:热线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服务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温州·天下
   第09版:网事
   第10版:专版
   第11版:专版
   第12版:专版
   第13版:广告
   第14版:风行
   第15版:风行
   第16版:车周刊
如此占车位
分类天地
赵三祝作文规矩让人起敬
瑞安日报 网事 09 赵三祝作文规矩让人起敬 2009-1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