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方最新通报的中国5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中,两位“60后”——履新内蒙古自治区区委书记的胡春华和履新吉林省委书记的孙政才由于年轻而引人瞩目,而孙春兰的任命则让她成为现任省委正职书记中惟一的女性。
据了解,在中国正省部级干部中,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人逐渐增多,外界称之为中国政坛的“60后精英”,除了胡春华、孙政才外,还有湖南省省长周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等。
统计表明,中国45岁以下的机关干部比例已经达到七成。从1982年到2007年,全国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分别下降了8.4岁、6.8岁、5.7岁。
内蒙古自治区书记胡春华:屡屡刷新“最年轻官员”纪录
胡春华1979年以县文科状元身份进入北大中文系。4年后的5月4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刊登了他主动要求到西藏工作的消息。数年后,与他同时进藏的400名大中专毕业生,仅仅留下了6个。2008年4月,年仅45岁的胡春华代理河北省省长,成为“最年轻省长”。而在河北省省长任上,胡春华在奥运会、三鹿奶粉事件、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压下,可谓是经历住了严峻的考验。看他的简历就知,为什么他被称“屡屡刷新最年轻官员纪录”。
胡春华,男,汉族,1963年4月生,湖北五峰人,1987至1990年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正处级);1990至1992年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副厅级);1997年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委副书记(正地级,主持地委工作);2005至2006年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区党委党校校长;2006至2008年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2008年3月任河北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同年4月,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2009年1月当选河北省省长。第十七届中央委员。
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如算月份他才是最年轻正部
1963年出生的孙政才入主农业部时和当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春华同年,但胡春华生日是4月、孙政才是9月,因此孙政才是严格的“中国最年轻的正部级干部”。学者型官员孙政才当年入主农业部时,曾有评论称他体现了“中央用人导向”。
孙政才,男,1963年9月生,山东荣成人,1988年7月入党,1987年5月参加工作,农学博士,研究员。2002年2月任中共北京市顺义区委书记。2002年5月当选中共北京市委常委。2006年12月任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第十七届中央委员。
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现任惟一女性正职省委书记
这次调整后,孙春兰成为中国现任惟一女性正职省委书记。孙春兰并不是中国第一位女性省委书记,此前,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万绍芬也曾于1985年任江西省委书记一职。
孙春兰,女,汉族,1950年5月生,河北饶阳人,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11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十七届中央委员,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历任辽宁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辽宁省委副书记、大连市委书记。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认为“当官犹如当保姆”
为人低调、和善,没有一点儿“官架子”,这是接触过卢展工的人对他的第一印象。
在为官态度上,卢展工认为,“选官就如选保姆,当官犹如当保姆”。在2004年的一次福建省委常委扩大会上,已经是省委书记的卢展工问:“各位是如何选用自家保姆的?”他自问自答:“我想,大家肯定都是要选勤勤恳恳的,吃苦耐劳的,艰苦朴素的,在采购东西时能够替东家着想的,而不是去选一个大爷,反过来还要你去伺候他。”
卢展工,1952年5月生,浙江慈溪人。197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3月参加工作。毕业于黑龙江建筑工程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大学学历。历任嘉兴市委书记、浙江省委副书记、河北省委副书记、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省长、福建省委书记。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博士官员推崇苏州模式
在外人眼里,王珉是个典型的实干型官员,而其南京航空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学历背景,更让他在近15年的官场生涯中颇具学者风范。
“苏州模式”就是王珉的一种延续和创新。他曾担任过江苏省副省长、苏州市委书记等职。其间,他主抓的苏州工业园项目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
王珉,1950年3月出生,安徽淮南人。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京航空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曾下乡插队,后任南京航空学院机械制造系主任、院秘书长、副院长。历任江苏省省长助理、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吉林省委副书记、吉林省省长、吉林省委书记。十七届中央委员。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