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们是校园中一群“特殊”的学生,拥有外教、双语教师和升学顾问;他们是全校的焦点,有着活跃的思维和多一点动手操作;他们与老师之间亦师亦友,时常唇枪舌剑,勇于反驳他人观点——
瑞中中美班的别样生活
■记者 薛琳核
  原本就不宽的走道被学生们的箱子所占据
  外教Phil与学生在一起

  有着3名外教、2名双语教师、1名升学顾问、1名班主任这样强大的队伍做后备力量,中美合作课程班学生学了些什么,是否适应全英文课程,他们的未来是崎岖还是坦途呢?……开学近3个月来,备具试验性的瑞中中美合作课程班以及50名勇吃螃蟹的学生们是市民尤其是学生家长们关注的群体,这些学生的发展影响着中美合作办学这一模式的成功与否,也是许多翘首以待的考生家长的风向标。近日,记者专程来到瑞安中学校园,走近中美课程班,探访学生们在特殊条件下的学习情况。

  课程:

  中美课程齐头并进

  学习压力超过普通班

  为了保证生源质量,今年6月份,瑞中中美合作班只招录了50名学生。瑞中也特别准备了2个教室作为中美合作班的固定学习场所。9月份开学后,50名学生在第一学期选择物理还是化学中做了选择,由此也分成了AB两班。“美国学生都是小班制授课,教学效果相对来说较好。”瑞中教师彭蔚元告诉记者,把物理和化学分开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原来,中美班学生虽然少了高考的压力,但却承担着更重的学习任务。拿A班学生徐定亨来说,这个学期他要学习美方的物理、数学、英语,中方的会考课程如数学、语文、物理等等,除此之外,开学初学校还安排了音乐、心理健康等课程。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学生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

  当日,记者在中美合办班的主教室看到,每张课桌旁边都有一个收纳用的小箱子,箱子里放满了课本。两排课桌间的距离被这些箱子占据,仅留下小小通行的间隙。“那是因为课桌放不下书了。”学生蔡秋秋告诉记者,他们的学习任务比普通高中生要重许多,从周一到周五,除早自修、晚自习外,每天还要上7节课。

  开学2个多月来,50名学生努力去适应繁重的课程,学校也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据悉,期中考后,学校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暂时取消了音乐、心理健康等课程。

  学生:

  语言仍是最大的障碍

  迟到的罚用英语讲故事

  众所周知,即使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的人,也难以读懂一本专业术语较多的全英文书籍,更何况一名初中毕业生。因此,在开学前的8月份,该校临时聘请了一名外教,专门为中美合作课程班的全体学生补习英语。

  “对语法进行了复习,做一些巩固练习,提高我们的口语以及阅读能力。”虽然有了1个月时间的英语学习铺垫,但对于A班学生蔡梦瑞来说,刚接触全英语课程时,还是“听不大懂”。她和同学们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才渐渐适应了全英文的课程。而外教也会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调整上课的进度。 

  为了提高英语水平,中美合作课程班还制定了一项特殊的规矩:早自修、晚自习,加上周四上午的时间内学生必须讲英语,如果谁犯了规,必须表演一个英文节目。而每当出现同学犯规时,其余学生就会鼓掌起哄。规矩建立之初,还真有不少学生为此唱过英文歌曲。“学生上课迟到,我不要求学生说为什么迟到,而是让他们用英语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英语老师Phil特别制定了迟到的惩罚规定,目的就是让学生们更快的建立讲英语的氛围和习惯。

  11月20日上午,中美合作课程班的期中考刚刚过去,英语老师Phil特地安排学生欣赏英文版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第8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并布置学生写影评。这种生动、轻松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虽然个别单词可能听不大懂,但45分钟的课,一点都不觉得乏味。我们可以随时提问。”根据学生的介绍,当日上午,记者特别在外教Tim的数学课上听课。20多名学生随意地坐在教室里,讲台上的Tim表情非常丰富,动作幅度也特别大。“这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在说什么。”Tim说。

  据彭蔚元介绍,中美合作课程班的学生英语口语水平较普通班要好许多,虽然几个多月来进步非常快,但语言仍是学生目前学习中的最大障碍。

  学校:

  运动会上现创意、万圣节里开Party

  中美班举动成全校焦点

  无论是运动会上的精彩展示,还是万圣节那天的疯狂,中美合作课程班的一举一动都是全校师生关注的焦点。10月22日,瑞中举行第58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入场式上,由外教和学生共同制作的中美两国领导人握手的喷绘图像引人注目,备具创意的开幕式节目还获了奖。外教趣味十足的跳绳以及中美班的种种表现丰富了运动会的谈资。

  “给我印象最深刻还有万圣节那天,我们开了Party,在游戏中学习了英语。”蔡梦瑞回忆说,当天,外教买了小南瓜,要求学生们动手做南瓜灯。50名学生还动手制作了面具,并被分成许多小组,准备各自的演出节目。临近晚上,师生们在脸上涂鸦,一个比一个有创意。疯狂的晚会吸引了其他班级的学生加入,个个玩得不亦乐乎。近日,中美班又有了新动向,准备做一些志愿者活动。

  为了让外界了解中美班的动向,学生们还建立了中美班网站,设置了网站新闻、班级新闻、风采展示、会员日志、双语娱乐等版块。通过网络平台,充分展示中美合作班的独特风采,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

  “都是我们自己做的,10月25日正式成立。”负责该网站建设的是一位高高瘦瘦的男学生,名叫朱雪峰,他滔滔不绝地跟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成果。登陆他提供的网址(http://razx.008.net),页面虽然简单,但这群正值豆蔻年华的学生们还是加入了很多独到的创意。

  教师:

  “学生的问题问倒了我”

  一到课间休息时间,不少学生冲到中美合作课程班教师办公室内,团团围住双语教师,总有提不完的问题。师生间亦师亦友,偶尔还称兄道弟。双语教师中一位是来自河北的马素虎,另一位是上海的乐征。马素虎是比利时鲁汶大学的化学硕士,曾在清华大学环境系实验室任科研助理,而乐征是美国迈阿密大学物理博士。两人作为双语老师在中国学生和美国教师之间起着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他们既要让学生学习中方的知识点,还要为美方的课程打基础。

  “刚刚期中考,按满分为100分计算,学生平均成绩在77分左右,2个月有此程度算不错了。”采访中,马素虎打开写有学生成绩的文档,记者看到有些学生拿了八九十的高分,也有些学生稍微落后。对于曾经接受传统教学的马素虎来说,中美班的学生思维很活跃,视野也很宽阔。

  “普通班的学生更多的是接受公式,而中美班的学生则思考为什么是这样的公式。”一次,马素虎向学生讲述离子化合物是由金属和非金属构成时,学生们就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什么是由金属和非金属构成,金属和金属能构成离子化合物吗?而这些问题一下子就把老师给问住了。每堂课,都是唇枪舌剑,学生总是有意识地去反驳教师的观点,师生互动良好。

  “我也不清楚,老师要去翻下资料才能回答你。”被学生问倒,马素虎并不觉得尴尬,而是为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感到高兴。

  外教:

  “很多时候,我都在纠正他们的英语”

  中美合作课程班有3名男外教,分别是英语教师Phil、数学教师Tim、物理兼化学教师David。Phil与David是第一次来中国,而Tim则在中国生活了8年,此前在哈工大任教。瑞中为外教们的生活起居做了周到的安排,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我想让两个女儿学习中文,大女儿学得很快,‘瑞安中学’4个字讲的比我还好,现在准备给她找家幼儿园。”与David聊起来瑞执教的初衷,他告诉记者一是对中美合作课程班这一项目特别感兴趣,二是想让女儿学习中文。9月中旬,David与妻子以及两个可爱的女儿从西雅图来瑞,2个月的时间已经习惯了瑞安的生活。具有化学博士学位的David曾在华盛顿大学搞研究,教起高中生得心应手。“教学使用的语言跟美国的语言有点不同,我尽量用简单的语言。”2个多月时间来,David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更近了一步。

  Tim是一位50多岁说话风趣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此前,他教的都是大学生。在他看来,高中生年龄小且思想不成熟,与大学生相比较,沟通方面更难点。“很多时候,我都在纠正他们的英语。”Tim一下课,总是被学生团团围住,学生提问时,他总是忍不住纠正他们错误的用词。

  “外教非常负责,值得我们老师学习。”从彭蔚元老师的口中得知,Tim在每个学生的作业本上划出错误的地方,并写上正确的答案,好几次改完作业时已经第二天早晨5时许,当天上午Tim还是坚持去上课。

  “中国学生记忆力、背诵能力特别强,但是很难讲出自己的想法。”2个月来,英语教师Phil不仅教学生单词,而且让学生将词汇融入展现自己思想的文章。采访Phil时,他正在改学生的期中考作文。他随手拿起一学生的作文说,要是2个月前,学生是不可能用英文写出满满2页纸的,言语中充满了欣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关注
   第04版:热线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服务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温州·天下
   第09版:娱乐
   第10版:网事
   第11版:时评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休闲
   第15版:玩家
   第16版:乐周刊
瑞中中美班的别样生活
瑞安日报 关注 03 瑞中中美班的别样生活 ■记者 薛琳核 2009-1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