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漂亮了!这与我们桥楼乡的番茄完全不同,桥楼乡的番茄是横着长出枝,并非竖着长,高度也只有大棚番茄一半高。”12月2日,我市对口援建的四川省青川县桥楼乡党政考察团一行20人来到我市,考察、学习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在参观梅屿乡高效生态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时,桥楼乡的考察人员发出阵阵赞叹。
“这种大棚番茄是无限生长的,除了品种和特性的差异外,味道也与普通番茄不同,口感更佳……”梅屿乡农业干部赶紧为青川来的朋友做起了解释。
“我们桥楼也是农业乡,如果也能种上这样的大棚番茄就好了,农民的收入肯定会翻好几番的……”
在桥楼乡,由于天气恶劣和经营方式的落后,农业收入普遍较低。在得知梅屿的大棚产业从无到有,通过“标准化、生态化、设施化”一系列投入,使农民种地也能得到高效益时,大家不时发出由衷地惊叹。农业大户黄则强还以自己创立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经历为例子,建议桥楼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社,从而有效地组织农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考察团表示要把瑞安好的经验移植到桥楼,大力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
下午,考察团一行考察马屿镇朱岙底村、冯桥村新农村建设。朱岙底村村民因地制宜,利用村里材料美化农村,根据本村特色,创立品牌,发展扫帚产业,使老人和妇女也能通过劳动增加收入。据了解,我市援建青川桥楼已有15个月,一批学校、医院、堤坝、道路等基础项目的建设大大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存状况。除了基建以外,为当地经济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援建的重要工作,首批建设项目当中的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已在当地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今后为当地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输入造血功能,将是援建工作的重点之一。
桥楼乡人大副主席管怀荣感慨地说:“瑞安的一切都太令我震惊了!瑞安人思想开阔,敢为人先,敢闯敢拼敢创业;瑞安有实实在在的产业,技术含量高,产品产供销一条龙,农民不用担心农产品的销路;农村道路笔直宽敞,新农村建设遥遥领先……”
桥楼乡党委书记王官强说:“我们回去一定要把这次考察学习作为我们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做到‘走出山门,开动脑门,找到窍门’,绝不辜负瑞安人民。”
图为王官强昨日代表当地人民,向我市市委常委、副市长蒋良奉赠送锦旗,感谢瑞安人民援建的恩情。
(记者 陈成成 实习生 朱银伟/文 记者 庄颖昶/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