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 永嘉上塘一家小宾馆的老板发现前晚入住的两名女生迟迟没有退房。疑虑顿生后破门而入,眼前的景象让他顿然发懵:两名女孩已面色苍白,没了气息。据证实,她们是该县两名就读高一的女孩, 因一氧化碳中毒而身亡。两人所在的密封房间里烧着一堆碳,卫生间的浴室玻璃上,留下用记号笔写下的两个字:“痛”和“累”(本报曾于12月8日作报道)。
这样的惨剧无疑让人痛心无比,生命竟然如此脆弱。我们不禁要问,两名花季少女为何突然凋零?也许作为旁人的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她们生前内心的挣扎和所经历的痛苦。但据调查,已初步排除他杀的可能,也就是说,很有可能是她们自己选择结束生命。因据知情人透露:房间里还发现两瓶未开启的敌敌畏和两包疑似老鼠药;一本笔记本上有一行字:对不起父母养育之恩等。
其实,这样的悲剧不仅仅发生于永嘉。就在今年3月27日和4月17日,乐清某中学就有两名女生在家相继服农药自杀;2006年,温州某中学的一位女生也因一时“气愤”而跳河自杀……
类似例子绝不仅仅只有这些。只要上网搜索一下,就能找到很多很多,让人触目惊心。我想每个悲剧后面,都会有着一连串的原因,或偶然,或特殊,或无可理喻。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中学生的花季女孩,并不是都如花儿般灿烂,有的甚至经不起风吹雨打。为何总会有那么一些花季女孩如此脆弱?
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依笔者之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现在的社会,经济的浪潮冲击着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为了生计,为了赚到更多的钱,很多家长常年奔波在外,孩子自是托付他人。殊不知,缺少父母关爱的这些留守孩子,很容易会在心理上走入误区,甚至是极端;即使有的平时表现很好,然而一旦遇到挫折,缺少父母的帮助,他们便有可能会手足无措。上面所说的永嘉这两位女生,他们的父母就是常年在外经商。或者即使是与父母同住,也只是在物质上得到充分满足,却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很好的与父母沟通自己的内心想法。
二是当今的中学生普遍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现在的孩子,有一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活在温暖的怀抱中,父母为他们包办了一切,使得他们从没经历什么挫折。当他们渐渐长大,走入花季时,点滴的不如意就会在他们内心堆积。而作为女生,有的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宣泄方式,心灵的空间因此变得愈发狭窄。长此以往,就有了走极端的可能。
三是学校心理教育、生命教育的苍白。不少学校,最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有些学校也开设心理、思想品德等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健康心理的课程,但大都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引起重视。因为在功利化的教育制度下,大家看重的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其他诸如学生的心理、特殊才能等都只是隐性、可有可无的东西。
当然,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不只以上这些。在这里,笔者衷心希望,今后类似悲剧能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