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月的整修,市图书馆日前重新向市民开放,并且做出决定,之前无论逾期多久的图书,只要在2010年1月1日之前归还,逾期费一律全免。馆方希望借此收回更多的图书,继续进入流通渠道。
据最新统计,读者逾期未还的图书(包括书籍和视听读物)已达3万多册,约占图书馆流通读物的四分之一。
图书逾期未还现象严重
图书馆馆长白皎皎介绍,这3万余册逾期未还的读物中,逾期时间少则几天、几个月,长的已好几年,主要是一些具有一定价值的技术类和少儿类书籍。
“一般的畅销书我们有两本副本,而少儿类则有3到5本副本,即便这样,很多新书一上架被借走后,都要很长时间才会归还,有部分甚至就没了踪影,其他人想借却借不到。”白皎皎无奈地说。
据了解,市图书馆现有藏书(包括视听读物)20余万册,处于流通状态的读物有12万多册。那些滞留在读者手中的书籍,无法进入借阅流通领域让其他读者共享,变成了“死书”。
借书不还代价很低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从图书馆借走的图书有部分是读者忘记还了。“我大概在上初中时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放在家里,后来忘记还了。接下来上高中、大学,就更想不起来。上回将家里的书全都整理一遍时,才发现这本书。”家住华瑞社区的项小姐说。
一些老版名著、艺术欣赏或实用性较强的技术资料等书籍,书店很难买到,一些读者借了书就动了不归还的念头。“像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出版、邱汉平编的《常用工程塑料使用手册》,就‘丢’了好几年。”白皎皎说。
借书不还的代价低,也是“丢书”的原因之一。据了解,目前图书馆规定,若是弄丢整套书籍其中一册需赔偿整套,而单本的一般情况下是按原价的两倍赔偿,最高的赔款金额也只是图书原价的20倍。白皎皎说,像《常用工程塑料使用手册》才1.7元,就算按最高赔偿标准来罚款也才二三十元,花这么少的钱,得到一本外面已难买到的书,确实令人“心动”。
借阅证办理无门槛也是原因之一。只要出示身份证、交一张单寸照片并交50元的押金,就可办理图书借阅证。万一图书过期一段时间,读者就宁愿不要押金了。
爱上哪页就“撕为己有”
图书破损也是让白皎皎头疼的问题。“有些人在图书馆里看报纸和杂志,要是遇上喜欢的内容,就会将那块内容剪掉。其实完全没必要,图书馆的资料室可以提供复印。”白皎皎苦笑着说,“一些人把书借回去后发现比较好的内容,也会把那部分内容撕下来归自己所有。而还书的时候坚决不承认是自己撕的,哪怕那本书他是第一个借阅。”
小说等热门书籍看的人比较多,所以破损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借出去时还好好的,还回来时就面目全非了。据了解,几乎每天还回来的书中都有几本破烂不堪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得先将图书修补好,再放进藏书室。
还书爱书体现素质
记者随机采访了在图书馆里借阅书籍的读者。家住锦湖小区的王先生说,他是图书馆的常客,因为经常借,所以都会准时还书。“养成习惯后,准时还书就会变成很自然的事。”他说。
“其实无论是还书,还是保护图书,都体现了读者的素质。”白皎皎认为,“图书馆能否正常运作,和读者的诚信程度有很大关系。其实‘吞’书损书,也是一种诚信的缺失。”
请检查一下你家的书架,有否从市图书馆借来的书籍?是否已过了借阅期?如果有,请你尽快将它们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