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贾晓枫:
走好人生三步棋
■见习记者 谢晓陆

    2006年度美国神经科学学会特选出版科研论文奖、2007年度美国急救医学最佳科研引文入围奖、2008年度美国手外科学会年度最佳科研奖、美国骨科学会骨科全领域最佳科研论文入围奖,本年度美国骨科学会骨科最佳前20科研成果展示奖……这些殊荣都加在一位旅美瑞籍临床医学科研人士——贾晓枫的身上。11月中旬,这位游子在旅美5年余后初次回乡探亲。记者闻讯采访了他,见识了这位身处世界骨科和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的学者风采。

  1

  第一次选择:就职还是考研?

  初见贾晓枫时,身材魁梧的他穿着一件白色的休闲毛衣,温文尔雅、谈吐幽默,与一般公众观念中“科研人士”那不善言辞的形象相去甚远。

  在贾晓枫和记者的对话中:“勤奋、创新、聪明”3个词语被他反复提及。其中,贾晓枫尤其强调“勤奋”。这从他旅美奋斗5年才抽空回乡一趟的实际行动中,可见一斑。这些年来,勤奋已成了贾晓枫必不可少的性格成分。

  “实际上我年轻时算不上勤奋。”贾晓枫笑言,并用富有磁性的声音开始回忆往事。

  1989年,贾晓枫从瑞安中学毕业,进入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临床医学系就读。枯燥艰涩的医学,很难引起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兴趣。大学时代的贾晓枫,和许多同学一样,享受着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在一次年级内的歌咏比赛中,原本已有一定声乐基础的贾晓枫获得专业老师青睐,通过专业训练,考取省级歌厅歌手执照。他开始在杭州的专业歌厅中演出。同时,他又担任学生会文艺部长,策划开展许多文艺活动。这些经历,让贾晓枫的大学生活显得丰富多彩。

  “省级歌厅歌手执照在当时很难考的。自己喜欢唱歌、专业演出既让爱好得到发挥,又能勤工俭学,感觉特别有趣。”贾晓枫笑道,从他的脸上,还能看出那段美好时光所遗留的影子。

  由于将许多时间花在文艺和学生工作上,贾晓枫自评当时学习“不很敬业”,考试总是“临时抱佛脚”,自然成绩也没有出类拔萃。一转眼4年多时间过去,同学们都开始考虑将来的出路,贾晓枫也不例外,他面临着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

  “1993年年末,我开始考虑大学毕业后的去向。当时正出现国外医疗公司打入中国市场的浪潮,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工作稳定,前途光明。但我想趁毕业前再努力一下,考取研究生深造。当时,离研究生考试只有3个月时间,而我落下的功课却不少,但我有股拼劲,要做什么事情,就绝对要做好。”贾晓枫笑言。

  就是凭着这种拼劲,贾晓枫在3个月中通宵达旦地学习,最后顺利地被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学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硕士专业录取。“平均折算下来,那段时间每晚只睡4个多小时。”贾晓枫说,“现在我还是保持比较短的睡眠时间,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养成的习惯。”

  2

  第二次选择:工作还是充电?

  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贾晓枫开始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担任外科住院医师。长期积累的理论基础,开始渐渐在临床诊疗上发挥功用。从学习到应用再到反馈的良性循环,让贾晓枫对医学渐渐产生深厚的兴趣。

  研究生毕业后,贾晓枫又进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任住院医师,3年后便升为主治医师。在当时,这个职业可说是多数外科业内人士和医学生所梦寐以求的。

  “六院是我们国内骨外科的发源地之一,作为六院的骨科主治医师,无论学术地位或是经济收入,在整个上海都是数一数二的。”贾晓枫说,然而,随着行医时间日久,他发现停滞不前的理论知识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贾晓枫由此萌发放弃现有工作,继续回校充电的念头。但当他跟家人朋友提出这个想法时,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

  即便这样,贾晓枫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2000年9月,他果敢地放弃工作,怀着一颗求知若渴的心,回到学校继续攻读博士,师从中国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中伟教授。

  “如果当时没有放弃工作,现在可能在上海已拥有更好的经济基础,但我从没有后悔。”贾晓枫笑道。

  在探索知识和社会历练中,一晃又是3年时间过去,在此期间,贾晓枫担任复旦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研究生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位。毕业后,他回到临床岗位。此时,对知识的渴求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他很快做出另一个重要决定:访美,学习世界最前沿的学科知识。

  他向几家美国著名高校提供简历后,包括斯坦福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内的几所著名高校都向他伸出橄榄枝。考虑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实力更强,2004年9月,贾晓枫以博士后访问学者身份,踏上前往美国马里兰州巴尔迪摩市的旅程。

  初到美国时,由于美国的导师作风与国内大相径庭,导师给学生极高的自由度,很少过问学生学业,这反而让习惯了国内任务式学习的贾晓枫不知所措。面对陌生的文化、相对薄弱的科研基础,他觉得十分迷惘。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成了摆在他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3

  第三次选择:独立还是合作?

  此后的一年中,贾晓枫孜孜不倦地研究、学习,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然而1年时间下来,他并未在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对自己的成果,他很不满意。

  当时在霍普金斯大学,共有2000多位来自中国的医学精英。“99%的中国留学生都非常敬业、勤奋,但是大多数还有个共同缺点:不擅社交。”贾晓枫说,“与之相反,欧美国家的人很看重团队合作精神。”他决定借鉴这种模式,由封闭的社交方式向开放转变。贾晓枫很快在合作科研方面取得成功。他先后就任霍普金斯大学华人学生学者联合会副主席、博士后联合会常务副主席等职务。处理日常的琐碎事务,非但没有耽误他的学业,反而使他得以迅速融入学院环境,在不断的交流合作中,贾晓枫领悟到,做学问不但要靠自身努力,也要“善于站上巨人的肩膀”。到美国1年2个月后,他终于在SCI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世界最大的科学引文检索系统)中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在学术界中崭露头角。

  “现在回想起来,从瑞中学生会主席做起,逐渐积累的管理经验,对日后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贾晓枫说,“从几千人的管理和协调经验,到十几个科研项目的资源分配,还有人员积极性调动以及部门间的高层合作,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离不开全面、完善的管理理念。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个人的力量总归有限,具有全局观对一个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当时年资尚低时,我就大胆考虑:如果我是这个项目的管理者,我会怎么做?”

  这种颇似“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的全局观得到了导师首肯,并使贾晓枫从在美国的第三年起逐渐获得了一个数额高达300万美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RO1的负责权。此后,贾晓枫又主持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美国手外科学会和美国卫生部等资助的科研项目并获得成功。

  到霍普金斯深造的中国留学生,大部分以科研为主,一部分人选择临床加科研,而贾晓枫凭借自身的科研实力、专业领域内知名度和社会关系,同时在科研、教学、临床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在全美医学连续19年排名第一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附属医院,贾晓枫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从博士后直接晋升到二级副教授,而通常仅博士后的培训时间就长达6年。目前,他带领一个由2名博士后、5名博士生、十几名硕士生组成的研究梯队,全权负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卫生部的科研项目。他还在5年内于国外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百余篇论文,其中20余篇被收入SCI数据库。而一般的旅美学者在SCI中发表1篇论文的平均花费时间需要1至2年时间。

  4

  在危机感中保持先进性

  尽管在旁人眼中,贾晓枫所取得的成功已足以保障一辈子的生活,贾晓枫却不这么认为。他告诉记者,初到美国时,他经常工作到凌晨三四时,即使现在生活已稳定,每晚仍然要工作到凌晨1时多。用他的话形容,这是一种“如芒在背”的危机感。

  “成功都是暂时的,如果固守成功不求进取,以前的成功反而会导致失败。”贾晓枫告诉记者,在霍普金斯大学,裹足不前意味着被淘汰,有一些发表过多篇SCI论文、声望很高的高年资教授,由于近年中没有新的科研成果,被校方勒令短期内整顿改进,否则就要遭到淘汰。“假若不努力,没人能保证在霍普金斯一直成功。”

  这次回国探亲,多家上海著名医院包括瑞金医院等伸出了橄榄枝邀请参观访问、洽谈国际合作事宜并邀请作为相关的特聘客座教授。当谈及对未来的展望时,贾晓枫表示,目前他正在进行肩关节临床治疗的相关研究。国内在这个领域还是一片空白,针对不同的肩关节损伤,就有上百种不同检查方法。国内常规方法尚不能进行有效鉴别和治疗;像肩关节肿瘤手术以后的关节置换等大手术,国内还未普遍开展。“我有意向将先进的技术带回来造福国人。”贾晓枫如是说。

  我们期待着他人生中下一个精彩的选择。

    贾晓枫名片

  1971年11月出生,瑞安人,1994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1997年获上海医科大学外科学临床医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上海复旦大学临床外科(骨外)学博士学位。2004年9月,作为博士后访问学者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目前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医学生物工程系、物理医学和康复系二级副教授,从事骨科、生物医学工程等多方面科学研究工作和肩关节骨科临床工作。为美国多个美国国家级医学学会会员(包括美国骨科学会、美国手外科学会、美国急救医学学会、美国神经科学学会等)、多本著名国际专业杂志特约审稿人和美国急救医学专业学会的年度会议投稿的特约审稿人和年度会议主持人,至今共发表英文专业书籍、国际专业杂志、国际会议、国家级权威及核心期刊论文一百余篇,其中包括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论文二十余篇。今年荣获美国骨科学会骨科最佳前20科研成果展示奖。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关注
   第04版:热线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服务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温州·天下
   第09版:娱乐
   第10版:网事
   第11版:人文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宜居
   第15版:宜居
   第16版:家周刊
走好人生三步棋
瑞安日报 人文 11 走好人生三步棋 ■见习记者 谢晓陆 2009-12-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