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就来上班。”昨日下午,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学生陈蓓蓓来到梅屿乡蔬菜合作社,双方签订就业协议。梅屿蔬菜合作社终于招到大学生。
陈蓓蓓在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学的是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看到本报关于农民合作社遭遇招聘难的报道后,她专程从杭州赶到瑞安,实地了解梅屿蔬菜合作社,发现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优势是大棚种植,感觉自己所学的专业很对口,就签下合同。
陈蓓蓓告诉记者,在校期间,她主要学习蔬菜、水果等我省主要经济作物的高效生产技术,学习不同作物的需水规律及适宜的喷、微灌和温室等环境调控能力等。她说:“梅屿乡番茄种植正是朝着设施农业方向发展,我对自己的前途有信心。”她还说,看到雷大锋等人已经在这里干出了成绩,更让她信心倍增,尽管目前工资待遇尚不高,但今后发展前景大。
“农业不比其他行业,受气候影响比较大,投资周期也相对较长。”合作社理事长黄则强仍担心,大学生到农村来,会觉得环境不好、待遇不高,或者仅仅是过渡一下。
“在学校里,老师常鼓励我们,就业方向尽量面向生产一线。更何况,现在正是大学生最应该到农村去的时候,再过5年,大学生想下去,可能都没机会了呢。”陈蓓蓓说,“如果干得好,我还会通知同学来这里。”
由于陈蓓蓓是合作社招到的第一名大学生,她在近期内没有固定的工作内容,需在梅屿蔬菜合作社实习一段时间,了解整个合作社的运作情况,然后根据她的意向和合作社需要确定工作分工。
大学生来了,这让黄则强更坚定了引进人才的决心。他表示,合作社将尽力为大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
采访即将结束时,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生陈香恰好来电,她也打算近期去梅屿一趟,因为雷大锋就是他们的师兄。“他的故事,鼓舞了我们,我们很多同学都打算到梅屿蔬菜合作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