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报7月13日第10版《婆婆被迫买了一堆保健品》中报道:一网友的婆婆去一家中老年保健品店里量血压时,不小心坐坏了一张椅子,只好被迫买了300多元的保健品。
椅子的腿断了,婆婆摔了,好在婆婆没有事情。可工作人员说,因为婆婆的坐姿不正确,把椅子坐坏了。这椅子是一把什么样的椅子呢?这是他们公司特制的,价值五六百元一张的哩。真想不到,这种特制的椅子会这么脆弱,坐姿不正确,椅子便会坏。不知道这椅子是否配有说明书,该如何保持正确的坐姿才不会坏。
可以说,工作人员是一个极度会“煽情”的人,先是建议婆婆买个电疗椅垫,说是对老年人有好处。在婆婆说没有钱后,又向婆婆推销保健品,说是吃了后可防骨质疏松。看来,这工作人员真是热情,也替婆婆想得周到呀!可当婆婆说自己不需要这些保健品时,工作人员的态度就变了,要求婆婆赔椅子,否则就不让走。直到婆婆被迫买下365元的所谓保健品,才肯让她回家。
椅子被坐坏,婆婆被摔,还应该说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工作人员热情地推销保健品,这也是正常的现象。可工作人员因为椅子被婆婆坐坏了,而强迫婆婆买保健品,这事儿就有些不正常了。
突然间想到,这样的一把塑料椅子,因坐姿不对就可以坏掉,而工作人员说,这是“特制”的椅子,想想还真的是,如果椅子不“特制”,怎么这么容易坏呢?如果椅子不“特制”,这保健品怎能卖得出去呢?看来特制的椅子这般脆弱,背后可能存在着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