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界对三峡工程“万年一遇”“千年一遇”“百年一遇”等防洪标准说法不一提出质疑。对此,三峡枢纽梯调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回应,这几种说法是从不同角度对三峡工程防洪能力的解读。
从工程本身来讲,三峡工程的设计标准是可防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是可防万年一遇洪水再加10%。即,当峰值为98800立方米/秒的千年一遇洪水来临时,大坝本身仍能正常运行;当峰值流量为110000立方米/秒的万年一遇洪水再加10%时,大坝主体建筑物不会遭到破坏。
从防洪范围来讲,防峰值为83700立方米/秒的百年一遇洪水,是指三峡工程对下游河段的保护作用。即,三峡工程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若有超过百年一遇至千年一遇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也可保荆江河段安全。
“三峡工程的防洪功能很大。”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说,按设计标准,三峡库容达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荆江分洪区的蓄洪量。
2009年三峡工程基本完工,今年汛期,三峡枢纽挡水及泄洪设施可按设计最终规模运行,完全由大坝挡水,工程建筑物本身的度汛标准为千年一遇洪水,可抵御流量达98800立方米/秒的洪水。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