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连续两天有关“新西西里”的报道,引起工商、劳动、教育等部门的重视。昨日下午,记者跟随城关工商所执法人员,检查了“新西西里”位于衙后街24号的学习点,目睹该学习点被查封。
“打工人员”一问三不知
“请问老板在不在?”
“不知道。”
“能不能叫老板来一下。”
“我不是老板,我只是打工的,怎么知道老板在哪?”
“老板的电话多少?”
“不知道”,“老板出差了”……
门口几名自称是该学习点的“打工人员”,对于执法人员的询问一问三不知。
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在该学习点墙上未见工商营业执照。
以各种理由阻碍执法
执法人员推开学习点一楼的一间教室准备进去检查时,突然被一名“打工人员”挡住。他以孩子正在学习为由,拒绝执法人员进去检查,并要求身着工商制服的执法人员出示证件。
执法人员出示证件后,询问这名“打工人员”,学习点里有没有营业执照时,他反问:“有没有营业执照,你们工商所不是可以查得到吗?”
当执法人员问他为何学习点里没有悬挂营业执照时,这名“打工人员”顿时“蔫”了下去,轻声说:“我不知道。”随后便避开了执法人员。
当执法人员要求现场“打工人员”打开柜台抽屉接受检查时,几名“打工人员”无动于衷,不愿配合。随后,执法人员打算上楼检查,再次遭到“打工人员”的阻止,“楼上是休息间,没什么好查的”。
下午16时30分,多次遭受“打工人员”阻碍的工商执法人员,不得不通知了辖区派出所。
未发现任何消防设施
派出所民警赶到衙后街24号的学习点后,工商执法人员才得以上楼检查。
连接学习点二楼的,只有一张狭窄的木质楼梯。二楼休息间共由两个房间组成,房间内的窗户上钉了几根木条。休息间内摆着5张双层木床,没有发现消防设施和消防逃生通道,一旦发生火情,休息间里的人只能通过狭窄的楼梯逃生。
随后,工商执法人员向该学习点开出了《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以其涉嫌无照经营,予以查封。
下午17时30分许,执法人员在学习点教室门上粘贴了封条。
城关工商所副所长朱良飞表示,此次行动前,工商部门从本报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已通过工商局相关系统进行查询,得知“西西里”已被注销,“新西西里”未查询到相匹配的结果。在当天的检查中发现,“新西西里”的该学习点,未能向工商部门提供相关证件或手续,学习点的出入通道狭窄,没有消防设施,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于是现场作出查封该学习点4间教室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