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黄色、粉丝、紫色……桐浦乡浦西村田头种着五颜六色的小番茄,这是记者日前在该村“果然红彩色番茄基地”看到的。
品种独特售价高
该基地是桑正波从2008年创建的。“之前做水果生意时发现台湾品种的黄色小番茄非常好卖,一旦有了这种小番茄,店里其它番茄就难销了。”桑正波说。从2008年开始,他种植60亩小番茄,特地聘请山东寿光市的专业技术人员来管理指导,当时以种植黄色、红色的普通小番茄为主,批发价8元/公斤以内。两年以来,桑正波经常参加省内外的农产品博览会,在山东农产品博览会上他发现了来自荷兰的番茄,样子犹如葡萄串,其独特性引起了他的注意,并把该品种引到自家的大棚内种植:去年9月份种下,当年12月中旬就有收成,到今年6月还有少数果实可以采摘。
桑正波说,如今大棚内种的番茄多数来自博览会上的产品,粉色、黄色番茄来自我国台湾,红番茄来自荷兰,还有部分来自法国等地,甚至还有太空种子培育的,目前他仍在不断地寻找新品种,10月份将开始培育种植绿色及黑色番茄。“如果不引进品种独特、优良的番茄,番茄售价就不高,很难赚钱。”他说,去年种下的粉色番茄,虽然只种了4亩左右,但其批发价达16元/公斤,每亩净收入达3至4万元,是目前所有种植品种中效益最好的。
据了解,该基地还将增种盆栽番茄,据说无土栽培的番茄藤蔓长成后像雨伞一样撑开,每盆番茄产量可达上千斤。
助推大棚农业发展
据悉,目前“果然红彩色番茄基地”大棚规模共85亩,主要种植小番茄,年收入近百万元。番茄盛产时每天要采摘上万斤,需采摘工十几个人。基地均雇佣当地村民到棚内采摘,女工工资每天50元,男工工资每天80元。此外,该基地还带动浦西村6户低保户不出资金参股,农忙时到田里帮忙干活,年底每户可获分红一两万元。
桐浦乡副乡长丁星杰说,桐浦乡曾是温州地区早稻种植抛荒最为严重的乡镇之一,2008年开始,以桑正波等为主的第一批大棚种植户在浦西村承包土地种植小番茄,他们的成功,带动其他农户发展大棚农业。据了解,桐浦乡已搭建完毕的大棚面积达700多亩,目前正在搭建的还有300多亩。据悉,在番茄成熟期,当地还发展观光采摘业,为桐浦乡聚集了旺盛的人气,让当地农村的餐饮业也火了一把。
“经常有来自周边县(市)的种植户前来求购种苗,有多位农民要求于下半年番茄种植时前来学习取经。”桑正波说,“他们可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包括搭棚、提供种子和种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