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浙报集团县市报新闻竞赛第一季“民生”已于上月20日鸣金收兵。新的令枪又响,今天我们推出了新闻竞赛第二季“主题报道”。
创新主题报道,是媒体的应尽之责,也是报业形势所需;是新闻界一直都在探索和实践的课题,也是迅速提升报纸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我们将在正确导向的基础上,抓住社会热点,借鉴其他媒体的视角和手法,强调新闻性,深入深刻、精益求精地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创新工作。
敬请通讯员朋友积极来稿、报料员踊跃提供新闻线索,更请读者朋友支持和关注我们的新闻竞赛。
本报讯(首席记者 金行哲)“感谢向我们伸出援手的人们,是你们营造了温暖的天空,圆了我们的大学梦。”昨日上午,在瑞安日报社五楼会议室举办的2010年资助贫困生上大学活动暨第二批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受助的贫困学子代表在台上吐露心声,引来台下学子们热烈的掌声。当日,今年第二笔助学款160余万元发放到327名贫困学子手中。
爱心,让这些学子们重新扬起希望的风帆。芳庄乡的吴丽华从小父母离异,由体弱多病的父亲拉扯长大。读大学,是父亲对她最大的期待。今年,她如愿考上了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却因缴不起学费面临失学。7月初,她申请助学金后,很快就得到确切的回复。昨日,她作为受助贫困学子站在台上发言时,欣喜的泪水忍不住涌出眼眶。
爱心,在坚定着学子们回报社会的信念。在资助贫困生上大学活动开展整整10个年头里,得到资助的学子达5000多人次。这几年来,很多受助大学生已毕业,他们通过捐款、捐献第一个月工资等形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回报社会的承诺。
今年刚考上海南大学涉外会计专业的林聪聪说:“你们的每一份帮助、每一份关心,我们贫困学子都会铭记于心。请你们相信,明天的我们将用更大的成功来回报你们,回报社会,让爱心一直传递下去。”
“我们不需要回报。”现年78岁的退休干部陈明道从2003年起已资助5名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今年他又结对2名学子。他在台下听到学生代表表达回报社会的心愿时,动情地说:“希望孩子们都能成才。”
是的,爱心从不为回报。这10年来,瑞安爱心助学的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从活动伊始的机关、社会团体到企业、学校,从干部、工人到华侨、个体工商户,从八旬离休教师到反馈爱心的受助大学生……他们共捐资2000多万元,资助贫困生上大学活动成为瑞安每年夏季不退的暖流。
副市长林济晚寄语学子们,要永怀感恩。现在要将感恩化为求学的动力,今后要将感恩化为实际行动,接过爱心接力棒,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
据悉,今年共有1187名贫困的学子获得共计590多万元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