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校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 亮

  瑞安市安阳第二中学  八(七)班    林子夜

  行走在拥挤的仓前街,我百无聊赖地看着斑驳墙上的宣传画。它们每天木讷地注视着钢铁汽车来来往往,身上附着的标语早已被城市匆忙的风鞭得体无完肤,只有“人民”、“道德”、“力量”几个字眼依稀可辨。宣传画贴满了大街小巷,将城市包裹得密不透风。可同样被包裹在汽车玻璃里的人们,无法注意到这些由颜料块拼凑的警语。

  “哎哟喂!不得了了!来人啊!……”我听了半响,才知道这尖利的声音来自何处。混乱的人群中,一个老人倒在地上,地上的一滩血已凝在了一块儿,变成了暗红色,白森森的脚骨突兀的裸露在外面。一辆高大的汽车赫然停在旁边,这是谁家的姥姥啊,真是可怜!我在心里说。

  “这可怎么好,你们这些汽车,专往小地方钻……”

  “路是政府修的,可也不能乱来……”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看客总是特别多。看见有人被车撞倒了,便呼啦啦的围了一圈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人们激烈地争论着。一片吵闹声中,人们似乎把躺在地上的老人忘了,似乎躺在地上声声呻吟的老人就是蝎子,谁也不敢俯身将她扶起。我的心情如同海底的章鱼般纠缠迷茫,孤寂地伸着触角,却找不到公德的灯塔。

  “你们还争论什么,救人要紧啊。现在不是孰是孰非的问题,你们问问自己,如果躺在地上的,是你的奶奶或妈妈,你们会这样吗?”这时,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边说边蹲下身,抱起老人就往公园路跑。

  穿过公园路就是人民医院了。

  挥舞的拳头,源源不断的骂声,都被滞留在了半空,仿佛收音机被按了暂停键,只寂寂地传着回声。他们面面相觑,脸上还保持着尴尬的嘴型,没有了一贯的事故纷争,他们就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似乎正义的大旗被夺走后,没了立场,救人也忘了。

  过了会儿,人们如大梦初醒,纷纷无言地把老太太落在地上的衣物一一拾起,也匆匆尾随着赶往医院。车主也默然地紧随其后。我的心重重地跳了一下,站在路旁,怔怔地看着他们匆匆地穿梭着,仿若一下子失掉了刚刚叽叽喳喳的劲头。

  也许必须要有一个人,搭一只小船,在漫无边际的夜里穿过狂风巨浪,点亮那灯塔。

  点亮城市内心那颤栗的文明。

  我独自一人呆呆地站着,看着人散曲终。我的脑海里,一直盘旋着冯骥才老先生的一句话——“好的招致好的,坏的传染坏的,善的感染善的,恶的刺激恶的,世间万物皆同此理。”

  而这句话出自他的文章《公德》。

  ……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不要害怕冰冷,只要勇于点亮,就能重获内心那一刹那的复苏与感动。

  

  东山中学 林新荣点评:

  作者通过对一次车祸的叙述,写出了人们勇于承担道义与责任的新风尚。并巧妙地通过对墙体上先后两次标语的描述,表达了心中的感慨与那一抹人性的亮色,从而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关注
   第04版:热线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服务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天下
   第09版:娱乐
   第10版:网事
   第11版:人文
   第12版:广告
   第13版:专版
   第14版:校园
   第15版:校园
   第16版:学周刊
春去春又回
点 亮
孝之道
瑞安日报 校园 14 点 亮 2010-9-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