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10日,也是我国第26个教师节。
浏览报纸和网络,你会发现最近有很多与教师节有关的新闻和报道。而其中最多的,无非就是关于教师节送礼的。似乎教师节除了送礼这个话题,再也没有其他好的话题了。在此,笔者也想借机凑下热闹,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9月6日,教育部网站刊登了上海市七宝中学、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等全国十所知名中小学联合向全国教师发出的倡议书,倡导全国教师反对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收受学生、家长的财物。据了解,此次十所知名中小学的联名倡议书,是学校之间自发组织的。无可厚非,这应该是一种导向,但它仅仅只是一个倡议,不具有强制的约束性。具体情况,还要受各地的社会文化、地域差异、个人价值观等影响。我们不能一概地说,收礼的老师就一定是不高尚的;不收礼的老师,就值得尊敬。
原本,教师节和送礼是不沾边的,甚至没有一点关系。因为国家建立教师节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教师工作更好地为全社会所认识,使人民教师职业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的确,近20多年来,教师的社会认可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可笔者认为,就整个教师群体而言,所谓的认可,大多依旧是精神方面的,并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在这个物质化了的社会,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能在家长诚心诚意的基础上收点小礼,有种被认同感,也不是什么大非。在这方面,就曾经有国家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在丹麦,圣诞节或教师过生日,可接受学生5美元以下的小礼品;在韩国,教师节时,可接受学生赠送的手绢、袜子等小礼物……再者,就我市来说,除了市区和中心镇热门学校的一些老师,教师节可能会收到好些礼物外。大部分乡村教师,也只是把教师节当做一个传说,因为对他们来说,所谓的节日和平时无异,甚至连半天假期都没有。
一直以来,有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教师。他们误以为,老师就应该要比普通人更高尚。其实,老师更是普通人。愚以为,如果有人给老师送礼,从某种角度说,那是一件好事,起码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这和个别官员的腐败绝对是两回事。至于如有些人所说的,我给老师送了礼,他就对我的孩子百倍照顾;没送,就另眼看待。这样的现象,只出现在极个别道德败坏的教师身上;有时,也许还是家长的心理作用。因为孩子家长送礼还是没送礼,对绝大多数老师而言,是无所谓的事情。因为我们的老师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卑鄙。
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其实我们的家长、教师都勿需为教师节而纠结,只要互相都是真心的,诚意的,符合民族传统和地方文化的,送点小礼,收点小礼,也无可厚非。只是有个前提,绝不能使之变味。
教师节,只是所有人民教师的一个节日而已。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多一点宽容,莫让铺天盖地的“送礼论”玷污了教师节和辛勤园丁们的崇高。
祝广大教师教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