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网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门学校挤破头,山区学校受冷落
网友呼吁
整合教育资源 减少地区差异

  “按规定,小学一个班45名学生,可硬是挤了55名学生,这样上课能集中精神吗?”不少家长反映,班级学生人数超标现象在市区各热门中小学比较普遍。学校和教育部门表示,施教区内的学生太多,不可能把学生拒之校外,只能尽量安排就学。

  昨日,本报第4版刊登的《孩子,委屈你们了,挤吧!》一文,让不少身为家长的网友有同感。他们表示,在市区,这样的现象确实很普遍,做家长的能理解学校的苦衷。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学生多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比如这么多人,老师不一定都能一一顾及,而且也易产生很多安全隐患。

  网友“前浪后浪”:如果按一个班级45名学生的标准来看,那我儿子的班级有54名学生,也算是大大超标了。可这个不能全怪学校,施教区在这里,难道不能在这里上学吗?

  网友“页页”:我有一个亲戚是平阳人,做生意的。去年为了让孩子到安阳实验小学就读,到学校附近买了高价房。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读好的学校,花高价买学校周边的房子。初衷无可厚非,但我觉得读书还是要看孩子自身努不努力,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同样重要。

  网友“勇敢的心”:我有一个同学,去年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教师,被分配到比较落后的山区。他犹豫了很长一段时间,要不要放弃这份工作。绝大部分老师都希望分配到市区或者经济发达乡镇的学校任教,相对落后的山区、海岛,很少人愿意去,或者干上几年,想方设法往市区调。

  网友“轻舞飞扬”:《瑞安日报》曾报道过某山区学校只有一名校长、一名老师、十几名学生。我看完那篇文章后,感觉挺辛酸的。和市区一些热门学校相比,山区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肯定相差甚远。如果能让那些优秀教师流动起来,到山区去,教教那里的孩子,就好了。

  网友“秋天的落叶”:我是个山区教师,比起市区那些挤破头也进不去的学校,我们学校不少教室里空荡荡的,每年都会有几名学生转学。去年我班上有几个学生成绩挺不错,本来我打算重点培养,没想到也转去市区的学校了。现在班级里剩下的学生,成绩都很一般。做老师的,也只能用心去教他们。

  网友“映日荷花”:进了热门学校,还得挑个好班主任。我有个侄女,今年9月在安阳实验小学上一年级,一个月前,她妈妈就到处打听一年级哪个班主任好。

  网友“白开水滚了”:市区热门学校生源多、入学压力重,一些山区学校却生源流失严重。希望教育部门好好整合教育资源,均衡师资力量,减少地区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平等的教育。

  (孙文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经济
   第04版:热线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服务
   第07版:关注
   第08版:天下
   第09版:广告
   第10版:网事
   第11版:时评
   第12版:专版
   第13版:周游
   第14版:休闲
   第15版:休闲
   第16版:广告
10
网友呼吁
我该不该继续这段姐弟恋?
排行榜
瑞安日报 网事 10 网友呼吁 2010-9-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