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金晓锋 实习生 赵雯雯/文 记者 许良钦/图
连接瑞安、平阳的57省道(青岱线)瑞安石龙至平阳詹家埠段改建工程,眼下进入关键性施工阶段。连日来,张基岭隧道洞内每天有数十台钻机在瑞安、平阳两边同时相向开挖作业,日进度达10米,预计该隧道将在半月后打通。
自57省道(青岱线)改建工程开工以来,省道改建工程指挥部积极响应市政府要求,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特别是在“百日会战,集中攻坚”期间,指挥部全体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日夜加班,靠前指挥,冒酷暑,战高温,确保年内57省道(青岱线)改建工程完工。
57省道(青岱线)
年内有望完工通车
57省道(青岱线)瑞安石龙至平阳詹家埠段改建工程起点位于龙湖镇的高楼大桥桥头,沿飞云江南侧布线,经湖石村、西村、下龙、石龙、上龙和岩头嘴等村至张基村,穿张基岭跨入平阳境内的腾蛟镇。瑞安段路线全长7.086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沥青砼路面,路面宽9米,设计行车速度60公里,其中桥梁工程5座,隧道1座,长970米,总投资8900多万元。
目前,已完成控制性工程张基岭隧道全长975米中的767米,桥涵下部结构已基本完成,路基已基本形成。为争取实现年底通车目标,目前正在奋力拼搏。
改变龙湖群众
“困”在山区现状
“要想富,先修路。相信该路建成后将会改变龙湖当地群众‘困’在山区的现状。”57省道瑞安段改建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戴品廉说,道路建成通车后,龙湖镇到平阳腾蛟的路程将缩短到7公里,以前盘山公路开车需40分钟,现只需10来分钟。
“太好了,以后我去看小外甥就方便了。”70多岁的龙湖镇上龙村林阿婆有不少亲戚在腾蛟,以前走亲访友都需爬山越岭3个来小时,十分不便。近年来,虽然张基岭盘山公路已开通,但山路崎岖,出行十分不便,林阿婆已好多年没走亲戚了。
龙湖镇湖石村是该镇人口最多的村,村民大多以种植杨梅等农产品或养殖溪鱼等为生。以前因交通不便,村民们的农产品或溪鱼只能向市区、马屿等地出售,很少在平阳、苍南等地销售。该道路建成后,他们可以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增加收入。高楼片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将吸引平阳方向的大量来客。
戴品廉表示,该工程建成通车后,龙湖镇将成为56省道和57省道的交叉点,也将成为青田、平阳、苍南、文成和瑞安等地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重实效出实招
有序推进工程建设
省道改建工程指挥部针对自身承担的工程项目多、地处分散、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困难多等情况,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推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确保如期圆满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
管理下移 指挥靠前
针对57省道(青岱线)瑞安石龙至平阳詹家埠段改建工程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省道改建工程指挥部全体人员放弃休息时间,管理下移、指挥靠前,深入工地一线进行现场办公,面对面管理,督促进度,指导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有续推进。
有关部门全程督导
为把各项工程打造成廉政工程、阳光工程,省道改建工程指挥部与有关职能部门联手,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督。
他们邀请了检察院共同对各项工程开展专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建立了工作信息通报、案件协查、廉洁准入等机制。同时还邀请招标办进行标后督导管理,对征地拆迁、工程质量管理、设计变更等重点环节进行全程监督。
加大投入 加快进度
张基岭隧道是57省道改建工程的控制性工程,对此,指挥部加大力度,深入一线调研,提出了从平阳方向同时开山掘进的思路,并督促施工单位增加人员、设备、资金,加快了工程建设。
由于隧道掘进受工作面狭小、不能搞分段施工的限制,为了确保工程顺利推进,指挥部一班人面对困难,多次派员与平阳方磋商,与工程承建方协调,增派人员、设备、资金,在瑞安和平阳两头相向放炮掘进,使隧道的施工进度加快近一倍,为年内全面完成57省道瑞安段改建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