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瑞城似乎变得越来越挤了。高楼大厦肩挨着肩,道路狭窄车辆难行,企业要发展却“落不下脚”等问题,越来越限制瑞安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已看到这一瓶颈,并行动起来,实施东海滩涂围垦,规划滨海新城。昨日,本报第4版刊发的《滨海新城未来如何规划定位 市政府诚邀市民提出宝贵意见》一文,引起了本报网友和市民的热议,他们认为在规划新城时,一定要着眼未来数十年,甚至要考虑到上百年后的发展状况。
网友“废土”:先不论滨海新城的规划如何,我觉得市政府邀请市民提意见的行为就非常好。以前很多规划都是领导定调子,而这次放开思路,集思广益,广泛征询市民意见,这是市政府尊重民意的一种表现,值得肯定。
网友“肥牛减肥了”:在这篇报道里,我看到滨海新城的发展定位为:引领瑞安城市转型和升级的新服务集中区、新生活提升区、新产业培育区、新环境展示区。那是不是意味着新城将是集工业区、商业区和生活区为一体的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希望有关部门在做规划时,应把工业区、商业区和生活区明显区分开来。
网友“神气NN”:这几年,瑞安的进城农民越来越多,但市区目前的生活区和教育、卫生等配套措施,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我希望在新城的规划中,能加大生活区的比例,以解决市区人口密集的现状。同时在生活区内尽快推出更多的商住房,以及廉价房和廉租房,缓解瑞安商品房供不应求的状况,并以此降低全市房价。
网友“发黑”:一个新城的规划,将决定城市今后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有关部门和专家在规划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同时又必须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具有前瞻性。如在交通方面,一定要考虑到今后若干年后或者10年后瑞安机动车辆的增长数量,来规划道路的宽度及停车位。否则,等新城造好了,矛盾出现了,再去寻找解决的办法,那就太迟了。
网友“欧哥”:赞同楼上观点。我常听人说安阳新区的道路规划叫“鬼划”。确实,在这个刚建设不到20年的新区里,道路明显偏窄,即使是号称安阳最宽的罗阳大道,现在也是每天阻塞。这说明当时做规划时只看现状,而对未来的城市发展缺少前瞻性的研究和判断。不管今后滨江新城将如何定位,我认为城市的规划者必须将眼光放远,做出的规划能上百年不用变。(金行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