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薛琳核)记者昨日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近日急性流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来袭,全市报告病例数迅速上升,多所学校、幼儿园出现了聚集性病情,病源传播迅速。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注意眼睛卫生,做好预防控制。
据了解,红眼病感染源很多,最常见的是肠道病毒;潜伏期短,为18-48个小时,病程发展快;临床上以球结膜下出血为最显著的症状,可伴有眼球异物感、流泪、眼痛等症状;发病之初多为单眼,之后很快传染到另一侧眼球。急性患者通过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及经水传播是两种主要的传播方式,最常见的是,手接触眼分泌物,在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传播,或通过毛巾、手帕、脸盆、水等接触眼部间接传播。
“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预防是关键。”据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其次要注意手的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共用毛巾、脸盆等。游泳池、学校、幼托机构等公共场所要加强健康管理,尽早做好病情报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