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乐清市蒲岐镇华二村的村民报料,村里一条小路上有个洞,洞里不断冒泡,用打火机一点,还会燃烧起来,火苗一直不灭,可以用来煮虾蟹。
村民在洞口煮虾蟹
小洞是在村口通往友谊塘的一条小路上,路两侧都是泥塘。小洞旁边有一座简陋的小屋,几位村民正在乘凉。他们将堵上的小洞刨开,用打火机点燃。洞里有水在不断冒泡,点燃后有火苗在不断跳跃。
“这火煮东西可快了!”村民臧国容指着在太阳下晾晒的虾说,“尝一尝,这是早上用洞里的火煮的。”
为了展示小洞煮虾的威力,村民又从虾塘打捞了白虾,在小洞周围用石块搭建一个简易炉灶,然后将平底锅架在洞上。过了七八分钟,一锅白虾就煮熟了。
此洞深达一百多米
华二村村委会主任钱云朝介绍,9月13晚,他和村民王清华从友谊塘乘凉后回家,经过此地,听到地下有冒泡的声音。“洞里有水,还不断冒泡,难道有螃蟹?”钱云朝心想,就和王清华把洞口挖开。王清华趴在地上,点燃了打火机,察看洞里情况,忽然,“砰”的一声,洞里蹿出了火苗。王清华急忙将手缩回,两人都被吓了一跳。
“火焰是蓝色的,离地面有半米多高。”王清华说。乘凉的村民都被火焰吸引了过来,“会不会地下有天然气?”火苗一直不灭,村民用沙土将火苗盖住。当晚,为杜绝安全隐患,几位村民搬来凉席,睡在洞旁。
据了解,这个洞是在半个月前沙港大道工程的检测员在测量土质的时候打钻留下的,有120米深。
冒出的气体是沼气
乐清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矿产事务所所长黄臻获悉情况后分析:“在建房打桩或挖井钻洞的过程中发现井水沸腾、气体燃烧的情况在乐清非常普遍,蒲岐、象阳、翁垟、七里港等乡镇都曾出现过,初步查看可能是地下沼气,这是由深埋在地下的动物残骸发酵而成的。不过,沼气释放完后,就不会再冒泡了。”(《乐清日报》记者 应裕智 吴魏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