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稀老人出资出力修山路 每天上山挑水免费烧茶水
“大家真的不用这么夸我”
■见习记者 李雅/文 记者 许良钦/图

    昨日,家住市区花园新村附近的颜老伯致电本报热线66886688反映,“我们这里有位老人,不仅出资出力修好了上山接泉水的山路,还每天上山挑水,免费烧水给市民喝,附近一带的居民都被他的无私精神感动。”

  免费烧茶给大家喝

  下午15时30分,记者来到花园新村的菜场旁边,看到一棵不起眼的梧桐树上挂着一个免费供应茶水的小木牌子,木牌的最上方写着一个手机号码,旁边放着一个不锈钢的茶水桶。“只要里面的茶水喝光了,拨打一下上面的手机号码,万老伯就会过来添茶水。”一旁前来接茶水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只要茶水喝完了,即便是正午,老人也会顶着烈日来添水。

  正说话间,一位带着白色草帽、皮肤黝黑、脖子上挂着一条白色毛巾的老人踩着三轮车,载着一桶茶水在梧桐树旁停了下来。见到记者,万老伯一脸不好意思:“我其实也没做什么事,也就人老了找点事情做呢!”万老伯一边说话,一边将运来的茶水倒进不锈钢茶水桶,然后就骑着三轮车上山运水了。

  出资出力修好山路

  记者跟着万老伯来到接泉水的南岙山脚下,一抬头,眼前就是整整齐齐的一排水泥山路。记者信步上前走了一遭,粗粗数了一下,近300步的台阶,以及两段10多米的水泥路,一直蔓延到山上的两个泉眼。跟泉眼上面杂草丛生的小路相比,这条水泥石阶特别显眼和方便。旁边过路的不少市民告诉记者,这一路上去,一直到接泉水点的水泥石阶都是万老伯修的。

  “这条路能修起来,是大家的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听到旁边的群众一个劲地夸他,万老伯有点不好意思了。

  记者了解到,万老伯名叫万献孙,今年75岁,平常他也跟附近的村民一样,经常去南岙山上接泉水回去喝。因为经常听人说谁在山上的小道上摔倒了之类的话,万老伯心里总感觉不舒服。今年上半年,得知又一村民在这边摔倒了,伤得还不轻,万老伯终于坐不住了。

  “其实我就想修条路,让大家上山的时候方便一点,尤其像我们这些老年人。”

  5月份,在万老伯的组织下,他和老年协会的万昌其、万昌娒、万通娒一起,自筹资金购买水泥等材料,亲自动手修山路。“原本我是想自己出钱的,但山上接泉水的村民看到我们在修路,都要出资。到最后,大家自发捐资就凑够了修路的钱,其实我就出了力,带了个头而已。大家真的不用这么夸我。”万老伯显得非常谦虚。经过一个多月,山路修好后,看到日渐转热的天气,万老伯就想到了每天上山接泉水烧茶给大家喝。

  “我去山上接水,老婆上山采茶叶,反正我们空闲,就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万老伯轻描淡写地说。

  然而,记者了解到,每天凌晨3时多,万老伯就起床烧茶,早上6时多就把水送到固定的地点。每天傍晚,他都上山接100至150公斤左右的泉水回家。按照泉水的水流速度,每天来回接水都要1个多小时。而在万老伯眼里,这些都不足为道。“只要大家接水方便,有茶喝,我也就开心了。”

  (请颜老伯凭本人有效证件到本报领取报料奖50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广告
   第04版:关注
   第05版:热线
   第06版:民生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天下
   第09版:人文
   第10版:服务
   第11版:广告
   第12版:专版
   第13版:宜居
   第14版:宜居
   第15版:家·楼市
   第16版:广告
“大家真的不用这么夸我”
瑞安市供电局
9月17日(星期五)停电公告
紧急通知
33个国家禁止月饼入境
勿邮寄含蛋黄成分的月饼
瑞安日报 民生 06 “大家真的不用这么夸我” ■见习记者 李雅/文 记者 许良钦/图 2010-9-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