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3日,跨三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两届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同志撰写的《务实求理》一书,再次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次出版的《务实求理》,全书70多万字,分上下两册,收入作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天津和中央工作期间的讲话和文章117篇,按照专题和内容分为:改革、发展、稳定,“和”的思想,政协大会讲话等16个部分。
书名“务实求理”,正像书的后记所指出的,“‘务实求理’既是本书的主要特点,也是作者人生经历、经验的主要体会,同时又表明作者对写文章的基本要求和对文风的某种希冀或倡导”。认真拜读,你会感觉到是在聆听一位哲学大家在授课,但文风朴实、通俗易懂,既可以从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穿透力,也可以给予我们鲜明而强烈的深刻政治启示和方法论方面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始终如一的“务实”工作作风。务实是李瑞环同志的一贯作风和处事方法,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始终如一坚持的“重实际、说实话、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党性原则和工作作风是我们广大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李瑞环同志在本书开篇“让时光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代序)”中介绍说,“17岁时,我到北京做小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给木工班扫刨花,当时有个木工工长,名叫王锡田,他说我很灵巧,让我学木匠”。就这样,一位普通的小木匠,一步步地成长为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通读全书,你就会找到其中的答案,李瑞环凭借的就是一个“实”字!一是实干决不机械。他一贯主张想实招、求实效,年少时就是一位生活在最底层的小小“农民工”,干过很多事但事事都做到实干决不照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二是实在决不浮夸。他一贯反对讲空话,成长为省部级干部后,还是“喜欢在下边跑跑、在人群里跑跑、愿意干点看得见、摸得着的活”。这位不为功名利禄的平民政治家在天津工作期间,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少讲空话,多干实事”。三是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从实际出发是李瑞环同志的思想基石和根本方法。“我们从他的大量讲话中、从他在天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从他在中央工作期间的繁重的治国理政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实际出发”。
二,坚定执着的“求理”思想品质。“求理”,就是琢磨规律、追求真理。一是表现为“求”马克思主义之理。李瑞环同志说自己“没读过几天书,没有专门上学的经历”。但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特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上,可以说是达到了自成一家的境界(见《学哲学 用哲学》、《辩证法随谈》两书),一言一行都体现出很深厚的哲学思想和哲学造诣,从而为他的治国理政提供了最根本的方法论指导。如收录的“学理论首先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讲话都是其哲学思想的体现,在这些讲话中李瑞环同志还多次强调一个重要观点,即“现实需要哲学,哲学需要改革,领导干部必须学哲学”,“不懂哲学的领导者就不可能是一个清醒的领导”。“实践第一的观点,并不难懂。但全面、彻底地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就不只是个理论问题。现在没有哪位领导人说自己不懂哲学的,标榜为哲学家的也不少,但“怎样对待‘书本’、怎样看待文件、怎样看待经验、怎样看待权力、怎样看待‘公认’”,许多同志却理不出一“道”来。二是表现为“求”治国理政之理。李瑞环同志在中央工作13年,“前3年分工宣传思想工作,后10年分工统战政协工作”,在发表的92篇讲话和文章中,我们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他遵循规律又善于发现、把握规律及成熟的领导艺术、高超的驾驭技巧及稳重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而从现实的工作成效来说,他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三是表现为“求”工作经验之理。李瑞环同志会琢磨事和理,而且善于琢磨事和理。因而,他做什么事,都能给我们理出道来,如怎样才能使每件事、每个项目都从人民的愿望出发,体现人民的意志?又怎样把实事办实办好,取得实效?大家可能都觉得这里面还有什么“理”、“道”啊?李瑞环同志就给我们的领导干部“理”出了五个“道”,即为人民办实事的“五线交一”原则:坚持办多数人受益的事,办群众最急需的事,办长远起作用的事,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办力所能及的事。事实已经证明,做任何工作,多一份哲学思想,就会少一些曲折和磨难,我们的未来也将会更加“富裕、文明、和谐”。
三,殚精竭虑的“为民”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的最高宗旨”,也是贯穿整部文稿的思想主线,更是作者毕生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有的同志会说,作者可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我们怎么能与他比啊,其实,级别虽有高低,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道还是一个道,理还是一个理。为人民服务没有级别之分、没有岗位之别、没有时间先后。在著作中的各个方面均有涉及这个思想主题,其中尤以第四部分“‘和’的思想”、第十部分“为人民办实事”及第十一部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论述得最为全面和深刻。李瑞环同志的“为民”观,一是发自内心。他说,“我这样一个农民的孩子,一个普通的木匠,能在领导岗位工作这么长时间,能被提拔到这么高的职位,是党和人民培育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每当想到这些,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唯恐因为自己的不足或不慎,给党和国家的工作、给老一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事业带来不利的影响。”为此,就是到了高层,做了大官,总还是“能和老百姓想到一起”。二是总是从群众最关心、最为难、最着急的事情做起。如1988年初,他到大港油田“谈心服务”,当有工人反映:“最大的困难是找不到媳妇”后,当即同有关部门商量,研究解决这个问题。8个月后,百对青年集体婚礼在大港油田体育馆举行,他为集体婚礼当了一回主婚人,并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天下和静在民乐”祝词。类似的事件,在著作中还有很多很多,请好大喜功的领导干部能够时时去掂量和琢磨!三是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和首要之职责。李瑞环同志始终强调“坚持根本宗旨有两条:一是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二是向人民负责,对群众的切身利益采取严肃的态度”。他告诫那些“嘴行千里、屁股在屋里”的同志——“历史证明,耍小聪明想骗取群众信任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而老老实实地为人民办事的人,即使一时蒙受误解,但终究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其中收录的“为人民办实事十题”、“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及“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等文章和讲话,既是他殚精竭虑“为民”的真实写照,更是当前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仍然要反思、遵循和践行的重大课题。
李瑞环同志的《务实求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饱含深邃的理论内涵,又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实际”。作为普普通通的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其解读难免偏差,仅作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