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块月饼一片情啊!……”不知道记得这首儿歌的还有多少人。每个人从懂事开始,就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早些年,因条件所限,月饼在其他的时间是吃不到的。在儿时的心里,中秋=月饼,而月饼>中秋。每到中秋佳节,盼月饼的心情是难以言喻,拿到月饼也是舍不得吃。如今,月饼比比皆是,不用等到中秋节,只要想吃就能买上几个,现在的中秋节,还有多少人在吃月饼呢?
谁还买月饼?
中秋节就要到了。几乎所有超市、蛋糕店都将月饼礼盒放在最显眼处,而且月饼“队伍”相当庞大,使得中秋节颇有一番“月饼节”的味道。
前晚19时,原本应该是超市里购物人数最多的时候,可罗阳大道某超市里的礼盒月饼销售柜前的市民却是三三两两,反倒是散装月饼柜前围了不少市民。
“今年我们家打算买10来个小月饼,每人两三个,强制性消化。”正在散装月饼区挑选月饼的张小姐说,小时候,一到中秋节,父母就会买好多月饼回来,大家也都乐意吃。可近几年,大家吃月饼的激情越来越少了。“尤其是2006年的中秋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秋过去一个多月了,家里的月饼还有好几盒,最后都扔掉了。”张小姐说,打那以后,她家再也没买盒装月饼,而购买的月饼也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小。
“很多月饼包装精美,但其实都不好吃。”市民叶女士抱怨。去年,她收到朋友从杭州带来的三盒月饼,每盒标价都在五六百元以上,包装非常奢华。但是,家人吃了以后,都觉得味道一般,根本不值那个价钱。今年,她打算家里买点散装月饼就好。
“要不是送礼,我才不会去买什么月饼礼盒呢!又不好吃,又贵!单位里发的月饼就够我们家消化好几天了。”在挑选礼盒月饼的蔡先生说,因为工作需要,他才前来选购月饼,往年他们家都没有购买月饼,中秋吃的都是单位里分发的月饼。
在市区一家银行工作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每逢中秋佳节单位都会发月饼或是月饼券。中秋吃月饼,对他来说是象征性的“意思意思”,自己是不会掏钱去买的。抱这种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当然也有喜欢吃月饼的人,在市区一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小姐,除了单位发的月饼,她还会到饼屋购买一些自己喜欢吃的散装月饼。
记者在某超市随机调查的50人,表示中秋节会自己购买月饼的市民仅占41%,单位发放和别人送来的占了59%。从购买目的上看,34%的市民是为家人和自己购买月饼,66%的市民表示购买月饼的目的是用来送礼。通过调查,记者发现真正去超市购买月饼给家人吃的市民越来越少了。
月饼成了鸡肋?
家住市区瑞嘉庭院的潘女士告诉记者,她和老公都在机关上班,每到中秋节,夫妻俩的单位都会发月饼。“基本上,我们都把拿到手的月饼送给长辈,仅给自己留小部分。可“消灭”月饼,却成了她家的大难题。潘女士家没谁爱吃月饼,通常潘女士把月饼切成小块,装在盘子里,象菜一样摆在桌上,喝酒、吃菜的时候捎上一、两块,就这样慢慢“消灭”。
以前单位一发月饼,家住瑞祥大道的李女士就马上转手给长辈送去。“可现在两家的长辈都有糖尿病,我只能将月饼往亲戚朋友家送。”李女士说,实在是因为家里的月饼太多吃不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我家好几年都没给亲戚送月饼了,每次送过去都感觉他们家里还有好多,想想都吃不完的,也就不送了。”早些年,市区华瑞小区的黄先生一大家子过节时还会互送月饼,但近几年却发现大家的月饼都吃不完。为了图方便省事,从大前年的中秋节开始,他们家族里就不再互赠月饼了。
“我们公司每年中秋节都会发月饼,可今年竟然有不少人喊着,月饼不要,直接折现发放。”新潮大厦某公司的负责人蔡先生说,在公司看来,中秋节发放月饼除了体现对员工的一种关爱和节日问候外,希望能够让大家体验传统的节日气氛。“发月饼和发同样价值的现金,两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蔡先生说,虽然部分人声称家里有月饼,再发就吃不完了,折现比较直接。可在他看来,月饼是一种象征,一种承载情感的载体,它的意义超出了它的价值本身,绝对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谁还爱吃月饼?
15岁年龄段代表声音
月饼一点都不好吃,干巴巴的。每次到了中秋节,总要吃上一个多星期的月饼早餐,实在是太不喜欢了。
——小池,14岁初中生
不知道为什么要吃,我猜大概就是一种规矩吧。我们家里每年这个时候必须一家人在一起吃,有时候觉得这样挺好的。
——佳佳,滨江中学初二学生
25岁年龄段代表声音
我对月饼没有特别喜好,大家都坐下来吃月饼的时候,我也会吃上一两个,但我一个人时,基本上是不会想到去吃月饼的。
——小超24岁,刚从温州大学毕业
完全不喜欢吃,不过我还是一定会吃的,哪怕是一口。
——小敏27岁,安阳路上某装修公司装修设计师
35岁年龄段代表声音
我对月饼并不反感,月饼对我而言,无非是交际工具,送同事,送客户,做人情。自己家里随便买点就可以了,中秋节意思意思吃个月饼也就够了。
——小鲍35岁外贸工作人员
要是没有月饼,过节的氛围就没那么浓厚了。我每年都会买上一批月饼,自己吃或者送人,象征着一个好彩头。
——37岁的农贸市场个体经营户
45岁年龄段代表声音
我挺喜欢吃月饼的,可以当主食或点心。不过我不太喜欢甜腻的口味,什么冰淇淋月饼、法式月饼,奶酪月饼之类的,根本就不算月饼,传统月饼才叫月饼。
——老蔡,某机关单位工作
在我那个年代可不像现在的孩子,随便哪一天都可以吃的,只有到了中秋节才可能吃到。现在的中秋节,我是懒得买也懒得吃月饼了。
——49岁的老哲
55岁以上年龄段代表声音
月饼是经济短缺时期的美食,是早些年的中秋主角,但对现在的社会来说,已经没有主角地位可言了。30多年前在杭州读大学时,两三个同学分食一块月饼的味道是最好也最香的。现在月饼随处可见,我是挺想多吃的,可人老了,为健康着想已经不能多吃了。
——家住外滩两千六的李阿姨
中秋节你吃月饼吗?记者通过随机调查发现,明确表示自己爱吃月饼的人仅占了16%,为了过节一般情况下都会吃的市民占了66%,选择偶尔吃的人占14%;表示基本不吃的人仅4%。从数据上来看,82%的市民依旧会在中秋节吃月饼,但大部分的人却是为了过节而象征性地吃月饼。
记者手记
吃月饼时,也给家人送上一句祝福
每年的中秋节可能你还是会吃上一块月饼,或许是为了解你的思乡之情,或许你也跟大部分人一样,为了过节而吃月饼。当越来越多的节日成为一种固定的形式,我们是该麻木地接受,还是该深思其中的意味。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思乡的节日,那么中秋月饼,对于我们而言,是否应该只是“一吃而过”呢?我想,中秋节,除了吃月饼,也应该记得给家人朋友一声问候,一句祝福。即使言语简短,那毕竟也是自己的一份心意。也许你一份简单的祝福,别人却收获了一筐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