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的《瑞安日报》报道,从9月下旬至12月,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督查活动,对我市“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中确定的168个难题以及温州市交办的6个难题破解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对工作不力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专项问责。
此项决定,让我们看到了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作风建设,切切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坚定决心,让人不禁为之叫好。我们期待经过全面督查之后,能够对工作不力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进行“真问责”、“问真责”,使问责能够问到实处,问出实效,问出改进。
首先,要做到真问责。问责绝不能是作秀,不能走过场。这个问题到底是谁来负责?怎样负责?要负多大的责?都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如果线条过粗过于模糊,那么群众将难以监督问责结果,这样的问责最终只能是不了了之。
其次,还要做到问真责。明确了该谁负责后,对于责任人的处理和追究一定要坚决执行,绝不手软。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在问责制中,任何“有责不问”、“真责假问”、“大责小问”的行为,都会导致对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极大破坏。在问责中,要动真格敢碰硬,只有真正做到问倒几个人,才能问醒一批人,达到“问责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