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居住环境破旧、脏乱的安阳街道上沙塘村村民,3年后将入住一个集居住、商业、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社区。昨日,本报第4版刊发了上沙塘村安置留地商住小区(南地块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的消息,引起本报网友和众多市民的热议。不少人羡慕上沙塘村村民有这样一个好机遇的同时,也由衷地替他们感到高兴。很多网友表示,村安置留地建设项目的推进,不仅能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品位,更能实实在在为村民带来实惠,带动村民快步走向文明。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网友“天瑞地安”:我就是上沙塘村的村民,原来3代6口人一直居住在一间两层的老房子里,村居环境脏乱差,一直盼望着村安置留地项目能早日开工建设。现在总算开工了,距离住上新房子的日子也应该不远了。更让人自豪的是,我们村的安置留地项目建设还是瑞祥新区第一个呢!
网友“铁血丹心”:是呀!作为瑞祥新区首个启动建设的安置留地项目,上沙塘村安置留地建设的启动,不仅让村民看到了希望,更为区内其他村安置留地项目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是瑞祥新区开发建设的又一里程碑。
网友“南海博浪”: 上沙塘村安置留地商住小区将是一个环境优美、道路宽敞、配套齐全、住宅单元结构合理、通风采光良好的小区,建成后,不仅提高了村民的居住品质,还将有效推动瑞安城市化的进程。
网友“明月天地”:真羡慕上沙塘村的村民。说起这个我就来气,我所在村的安置留地批下来时间应该跟上沙塘村差不多,但由于种种原因,到现在还没动静。据说是有关设计方案等还在商榷中。真希望我们村的安置留地项目也能早日开工建设。
网友“东方之子”:安置留地项目的开工建设固然重要,但如何在建设中提升整体形象、提升人的素质也很重要。我们还应以项目建设带动人的观念改变,让“城中村”融入现代城市,真正让“村民”成为“市民”。
网友“人生如梦”:是的!我们在致力于改善老百姓居住条件的同时,更应关注居民文明素质的提升。要让告别低矮平房的居民,从拿到钥匙的那一刻起,就自觉远离以前的种种陋习,用文明的生活习惯约束自己,构建和睦相处的社区人居环境,争当文明市民。
网友“歌中之王”:旧村改造、安置留地建设的过程,就是帮助“村民”走向文明的过程,不少“城中村”虽在市中心,但城市化的新观念很难进村。我们寄希望于安置留地建设和旧村改造能够打破村民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与城市的隔阂,通过社区文化,让他们融入外面的世界。
网友“刷新生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想想以后的生活,日子一定会越过越有奔头。安置留地项目建设是推进我市建设现代、和谐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村民走向小康、文明生活的主要途径。把“难点”变成发展的“亮点”,把市民关注的“焦点”变成“热点”,以大改促大变,通过大手笔规划,将项目打造成精品,才能真正让市容更靓,让村民生活更美。
(金晓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