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新房是我们朝思暮想的,尽管已经来看过不下千遍,可当真正拿到钥匙,那种心情仍难以言语。”昨日,我市首个宅基地置换工程——塘下镇九龙社区陈岙组团一期工程投用,216户陈岙村民喜气洋洋地领到钥匙,难掩心头喜悦之情。
买来灯笼、贴起对联,丈量尺寸,请来装修工。在这个占地100多亩的别墅式小区里,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小区内建筑高4至5层,每幢建筑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小区还引入天然溪流,极具江南水乡建筑风格。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529套公寓建设,90%以上的陈岙村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新房。
“近200平方米的宽阔空间,大落地玻璃窗,前后有7个阳台,不仅通风、采光好,从窗户望下去,还能看到一弯清澈的溪流。”这就是村民陈金昌的家。“两个儿子分到两套住房,家里房子多了,想上哪住就上哪。”76岁的陈金昌在陈岙村住了一辈子,住的都是又矮又暗的矮房、平房,没有想到晚年生活会如此美好。
村民陈朝潮已经在新房子里忙碌开来。前几年,他一直住在老平房里,条件不好不说,附近还都是垃圾堆,后来,老房子拆迁了,就搬到厂里住,可工厂噪音大、废气多,根本不适合居住。“环境好、设施齐全,还有两个地下车位,设计很周到。”陈朝潮已经请人设计了图纸,并准备好施工材料。“估计两三个月后,我就可以搬进去住了。”他对新生活充满期待。
“投资1亿多元的二期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很快上马,到时候,不仅能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还有大型的超市、优质的社区医院等配套设施,他们的生活也将更便利。”陈岙村党支部书记陈众芳说,对农民来说,“宅基地置换新住房”一方面是旧房换新房,生活环境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是有了产权证,房屋可以上市交易,形成农民的财富积累机制;对当地发展来说,土地实现集约化经营,有了规模效益空间。
新居新气象,安居新图景。2011年起,将会有更多瑞安人,得益于宅基地置换新住房的政策实施,住进新居,开始和谐美好的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