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记者 王希 刘铮)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5%,涨幅再创新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5月份CPI同比涨幅虽然创下新高,但从环比指标看,价格前期过快上涨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统计显示,5月份我国CPI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7%,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2.5%,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1.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0.6%。
1月份至5月份累计,我国CPI同比涨幅已达5.2%。
从更能反映价格变动最新情况的环比数据看,5月份我国CPI环比上涨0.1%。其中,食品类价格环比下降0.3%,食品类价格中的鲜菜价格环比下降9.3%;居住类价格环比上涨0.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环比上涨0.3%;衣着类价格环比上涨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环比上涨0.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环比上涨0.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环比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环比持平。
统计显示,5月份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环比上涨0.3%。1月份至5月份累计,PPI同比上涨7.0%。
针对受到关注的宏观经济数据泄露问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14日在发布会上回答提问时表示,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工作人员因涉嫌泄密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国家统计局坚决支持对数据泄密等有关问题进行调查,将进一步加强数据保密工作。
“我们现在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进一步考虑改进数据发布工作,改进方向就是尽可能地缩短数据生产到发布的时间。”盛来运说,“数据泄密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尽可能杜绝这个问题。”
对于此次数据发布前一些比较准确的预测,盛来运表示注意到了一些媒体的报道,有些预测对了,但这不是数据泄露。他提示说,受端午节假期影响,本月数据上报推迟了两天,而早在本月经济数据生产出来以前,就有媒体报道了一些机构的预测结果,其中一些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