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要等待机会 而要创造机会
——记山东华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国华
■记者 林 晓

  和大多数的“浙商”一样,黄国华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与生俱来的商业嗅觉, 敢“吃螃蟹”, 敢“图破壁”,敢“喝头啖汤 ”,以“舍我其谁”、“敢为天下先” 的气势和胆魄在异乡突出重围。

  他一人涉足三行,身兼数职,从开眼镜店到创立中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再涉足房地产业。黄国华跑遍千山万水闯市场,历尽千辛万苦办企业,道尽千言万语拉客户,成为“浙商”的典范。

  弹指一挥间,20年创业之路漫漫其修远。倚坐在窗边的办公椅上,黄国华向记者细述了他酸甜苦辣的有味人生。

  辞去公职,从眼镜店创业到口罩出口

  1987年,年仅18岁的黄国华从马屿中学毕业后进入当地最大的工厂当学徒,期间他目睹了社会经济体制的滞后,生产效率低下,社会发展速度缓慢的现状,心中颇不宁静,深思后,他本着“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的信念,毅然辞去公职,离开家乡远赴江苏省张家港市开立眼镜总汇,就此迈开了创业之履。

  然而,对于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而言,下海经商并非易事,难免会遭遇挫折与磕绊,但他失利而不挫志,努力学习反复探索,积累经验。事实告诉我们成功往往属于有信念,且刻苦努力,勤奋实践的人。

  黄国华具备敏锐的商业嗅觉,拥有处事果断的胆魄。他在总结商业经营取得成功的前提下看到了张家港这座新兴城市发展的未来,要做大做强自己的事业,就必须拓宽自己事业发展的路径。

  此时,他捕捉到江苏省出口医疗卫生用品生产短板的机会,决定走创办实业企业的道路。1996年,在张家港保税区成立中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这也是张家港保税区第一家私营企业,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的运作方式,公司专业生产出口医疗卫生用品,主打产品是出口一次性口罩,使用进口设备超音波口罩流水生产线设备,产品具有透气、舒适、过滤效果好等优点,出口销往美、日等国。

  当时,那时恰逢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后阶段,我国的出口商品均不同程度地遭遇到关税壁垒的阻挡。选择在张家港保税区成立公司能巧妙地回避出口产品的关税壁垒。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春,国内非典大流行之时,市场上口罩供应脱销,货源告急,黄国华为国家所急,为群众着想,立即指示公司全员加班生产,以缓解市场紧张局面,为防范非典流行作出了应有贡献。至2008年,公司生产的医用口罩达2.5亿片,跃居上海港口同类产品销量第二位。

  “人无我有”、“人弱我强”进军房地产

  1998年初,黄国华看到事业在发展,更看到了城市生机勃发的景象,他敏捷地体察到房地产市场硝烟渐起,义无反顾的决定进军房地产行业。

  从1998年至今,他先后辗转于祖国大江南北,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成立张家港钱江实业有限公司,开发项目为张家港五金机电广场,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在盐城市成立江苏钱江实业有限公司,开发项目为盐城钱江五金机电城,建筑面积为13万平方米。在连云港成立江苏华景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开发项目为灌云商贸城,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进入2010年,房地产市场风起云涌,出现了新的社会矛盾,诸如房地产成本提高较快,房价涨幅难止等。国务院果断地对房地产行业施行多种调控政策,以缓和矛盾的扩大化。

  据此,黄国华迅速地对山东地区的几个项目,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制定避其锋芒,“人无我有”、“人弱我强”的策略与之对应。如在济南、烟台、青岛莱西项目上进行商、住建筑比例的调整。

  2010年,黄国华满怀信心地带着期盼、带着情谊、带着责任、带着机遇将房地产行业扩大到山东的济南、烟台、青岛地区。

  山东华廷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位于青岛莱西的华廷商业建筑综合体项目,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为5亿元。是莱西集商业、办公,酒店、居住为一体的最大、最专业的商业广场。华廷商业建筑综合体项目是黄国华在建筑项目长廊的一个新标志。根据莱西市区的发展基础及趋向,黄国华在设计上要求建筑风格呈现现代华丽、峭拔恢宏,富有色彩与节奏,使项目成为青岛莱西令人瞩目的地标性建筑物。

  建筑采取不枝不蔓,首尾圆契的结构手法。商业和住宅呈现出和谐、严整,既相对独立,又能浑然一体的格局。建筑功能设置生活类大市场,高规格的酒店、办公楼,还有文化娱乐影院,下沉式广场也将为商业增添亮点。

  参加中央党校学习,二次随胡锦涛主席出访

  鉴于黄国华对张家港市经济建设所作出的贡献,1998年初,经张家港市委研究决定报送黄国华参加中央党校学习。经江苏省委批准后,黄国华以江苏省企业家协会理事的身份参加了中央党校学习班学习。

  期间,他系统地学习了有关理论知识,聆听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所作的报告,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与相关的对策,大大提高了认识水平、思辨能力。学成归来,他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作为一个有抱负的企业家应该为社会经济建设倾其全力。

  2009年与2010年,黄国华先后随胡锦涛主席出访欧洲,在异国考察社会发展的状况,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就他而言,能站在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前沿鸟瞰式观察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动向,能利于自己在执行政策制定公司发展计划提供积极的参考意义。

  黄国华让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去发挥。根据国家针对房市价居高等问题,连续出台的调控政策,他直面严酷的现实,正视房地产市场出现不良现象,对公司新设立的项目逐个进行结构性调整,灵活地运用避实就虚的方法,将原住宅建筑面积减少到合适的数量,将商业建筑面积扩大到可控的范围内,在区域定位选择上,优选二、三线城市。这样能科学、合理地减少因政策而给公司带来的影响。

  黄国华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应该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应该承担一些社会的责任,分担社会所面临的困难,乐于奉献社会。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上乘传统,下接现实,理胜于情,知优于行,思想大于行动意境,常常让现实与主观倾向相契合。

  在他20多年工作历程中,创造直接或间接就业岗位达2万多个,为缓解社会就业供需矛盾作出积极的贡献。在这20多年的工作历程中,他每年坚持不懈地做好扶贫帮困、慈善救助等工作,累计捐款达600万元,受助人员不计其数。

  如今,黄国华仍保持着他普通平凡、坦诚率真、谦和礼让的本色。“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的信念始终不渝地坚持着,20多年的工作历程,让人感到质朴进取精神在他身上得到升华,拥有改造社会奉献社会的博大胸襟。

  ui an

  黄国华名片

  黄国华,1969年出生于瑞安市马屿镇垟下村。中共党员,毕业于江苏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系,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山东华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兼任烟台华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济南美博房地产公司董事长等职。曾在1998年参加中央党校学习,2009年、2010年二度随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欧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关注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民生
   第05版:专版
   第06版:热线
   第07版:服务
   第08版:经济
   第09版:天下
   第10版:娱乐
   第11版:网事
   第12版:人文
   第13版:专版
   第14版:宜居
   第15版:宜居
   第16版:家周刊
不要等待机会 而要创造机会
瑞安日报 人文 12 不要等待机会 而要创造机会 ■记者 林 晓 2011-6-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