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省市县三级政府把精细化管理作为主流企业管理模式推进,精细化管理成了我市广大企业的必修课。当我们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追求“精细”的时候,“简单管理”也在提醒我们不要制造复杂、沉醉于烦琐之中。
精细化管理在流派纷呈、竞相争宠的众多企业管理模式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得力于日本丰田精益生产方式(TPS)的巨大成功。它的精髓是:按需生产、准时制造、看板控制、追求零库存,彻底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省经信委《关于加快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企业把“五加强”(加强现场管理、加强流程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作为当前推进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抓手。工贵于精,业成于细。我们的企业不乏这样的体验: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简单的操作动作练到极致就是绝招、一顿奢侈的晚餐吓走了外商、一句失礼的话失去了一份订单。细节决定成败,决不是忽悠人的“小题大做”,而是商界制胜、事业成就的秘诀。海尔CEO张瑞敏说,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精细化管理是我市企业转型升级之道,目前许多企业面临的执行力、现场管理、产品质量和效益问题都可以从这里找到突破的解决方案,我市一批精细化管理先行者的实践已经印验了这一点。“八达机电”在2007年投入100万元创造条件推行“6S”管理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又于2008年投入50万元请国内知名咨询培训公司深化实施“执行力和6S”内训项目,40次培训课、300人次体验交流、30多位干部就职宣誓,触及灵魂的“头脑风暴”让“精细化”成为“公司精神”,实现了突围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发展。“长城换向器”的精加工车间组织实施精细化管理专题攻关、全员培训,收到了节人、节料、节地、节财的良好效果,一年之间,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000万元。
在“精细”的追求中,我们的耳旁还有一个声音,就是“简单管理”。“简单管理”的理论主张复杂问题简单处理,认为不懂“简单管理”是个失败的管理者,管理的真谛是“简单”。老子云:大道至简。其实,两者并不对立。“精细”不等于复杂、烦琐,“简单”也不是单纯、粗劣。企业中的复杂问题需要“精细”去疏理,“简单”无法应对现实的复杂,但“复杂”必须通过简化才能为人掌控利用,不简化,现实必然杂乱无章。“简单”的管理境界必须通过“精细”的途径才能实现。“精细”的努力造就的是企业利润的“简单”结果。身在五行中,跳出三界外,不为“精细”所累,体味“简单”境界,该“精细”处必“精细”,需“简单”时得“简单”,其中的通达机变全在我们管理者的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