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第13版刊登了《33部门单位接受民主评议政风行风 2011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日前实行》一文,市经贸局、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等33个部门、单位参加2011年市级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并公布了今年我市审批服务5月份考核情况表。
据了解,从今年4月份起,市纪委监察局、市审管办对这33个部门、单位的“两集中、两到位”、联合审批、政务公开、制度建设、服务对象评议等10方面工作进行考核,并在每个月《瑞安日报》“云江廉潮”版面公布考核结果。
不少网友表示,在报纸上公布考核结果,说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越来越公开、透明。不少网友更希望,这些评议、考核不是作秀,而是促进政风行风提升的有力手段。
网友“夏洛克”:一看表格吓一跳,第一名100分的单位怎么那么多,评议内容到底有哪些?具体评分标准是什么?那么多单位拿到了100分,是不是评议内容过于简单了?
网友“问号”:希望这些评议、考核不是走过场。考核过后也希望这些部门、单位能够克服厌倦、畏难、自满等情绪,振奋精神,以端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来。
网友“咱有力量”:一个《阳光行动·局长在线》栏目太少了,每周一期,时间也有限,是不是能再开辟一个类似“政风行风在线访谈”专栏,直接让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在网上和网友交流,直接解答群众投诉,让反映问题的群众“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难有组织帮”,接受市民监督。
网友“小蜘蛛”:这些参评的有关部门、单位可以在社区、广场等地多举行一些活动,接受群众投诉、咨询,现场帮助群众解决难题。贴近民生,才能受到群众拥护。
网友“牛牛”:我觉得,仅仅在全市33个部门、单位推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还不够。应该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向基层站所延伸,因为基层站所离市民更近,而且还应该增加群众评议的分量。
网友“不是一般人”:除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外,部门、单位还应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回头看”,这样不仅能使评议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还能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网友“谢谢侬”:对,常常“回头看”很有必要。不但要看督导组和行评代表提出的意见是否认真整改,还要看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孙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