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章作者答不出高考阅读题,
该谁尴尬?
■高振千

  今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用了《中国周刊》总编助理林天宏几年前的一篇稿子。好奇心起,林天宏找来试做了一下,对照标准答案,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林天宏说:“出题老师果然名不虚传,把作者本人都打败了,幸好我当年没落在你手上。”“出题老师是人才啊”,“听到真相后我眼泪掉下来”,网友纷纷跟帖调侃。

  这篇现代文是《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出的阅读题一共3道,第一道是选择题“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林天宏选错了;第二道“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林天宏基本上答出来了;第三道“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给出了三点,林天宏只答出了一点,结果加起来15分的题目,他只能得七八分。作者还颇为天真地感慨“出卷前问问我好吗”,整个出卷过程都处于绝密情况下这可能吗? 

  如果知晓搞得文章作者这般哭笑不得,这3道题的命制者不知道尴尬了没有。选什么“实用类文本”不好,偏偏选了段被作者发现的,那些作者已经故去的文章汗牛充栋,虽然内容比较陈旧,但人死不能复生绝对保险。选了也就选了,又干嘛那么自作多情、故作高深、自以为是?读了段文字竟然比作者都浮想联翩。之所以“两次提到那场大雨”,真正的原因是作者写稿时窗外正好下雨,看到北京好不容易下了雨,提笔就写了,很随性、水到渠成的,没有那么多刻意的原因。而不是“参考答案”的“开头用雨中正阳门的箭楼修缮,引出下面文中的话题;结尾雨引出朱启钤故居的杂乱;二者通过‘雨’联系在一起,抚今追昔,深化了主题”。这也难怪围观网友“盛赞”出题老师“太有才了”。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弄得连作者自己都不明其里,只能答对一半,不知道福建省那些考生会不会准确解读,得分率是多少。倘若低了,倒也正常,作者也做不出来嘛;倘若高了,足见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已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答题技巧训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反而有些不正常。难怪如今中小学生考试都那么惧怕语文阅读题,中高考的失分都在其中;难怪校园流行“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对文章牵强附会的过度阐释和肢解,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多年来备受多方责难和诟病,但一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这难道不是语文教育的尴尬吗?

  语文阅读题让作者本人或著名作家教授弄不懂、做不出已屡见不鲜,经常被媒体捅出来当作笑话一笑而过,却始终未能引起语文教育的彻底改革。不知道今年还有多少文章作者答不出的高考阅读题在“潜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热线
   第04版:关注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服务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天下
   第09版:娱乐
   第10版:网事
   第11版:时评
   第12版:广告
   第13版:广告
   第14版:休闲
   第15版:周游
   第16版:乐周刊
谈刚论柔
联合整治
“人人有责”到底谁负责
文章作者答不出高考阅读题,
该谁尴尬?
“诚信老爹”
让多少人汗颜?
瑞安日报 时评 11 文章作者答不出高考阅读题,
该谁尴尬?
■高振千 2011-6-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