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阿凡达》在全球掀起了3D的热潮。昨日,一幅3D地画亮相瑞安广场,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赏。3D画和普通画有啥不一样?它是怎么画出来的?
广场空地被“挖”出一个“池塘”
“女儿你看,那座高耸的古堡是不是很壮观。”昨日下午,一位母亲正在瑞安广场电影城门口给6岁的女儿拍照。
广场上哪来的古堡?难道是卡通模型。记者在现场看到,广场的空地上被“挖”出一个“池塘”,一个颇具立体感的大型城市广场突兀地造在“池塘”内,几座雄伟的城堡拔地而起,附近,身穿华丽衣服的行人正在驻足观赏……
对,这就是那幅3D地画,栩栩如生!为了丰富广大市民的“十一”假期生活,电影城出资6万元,请重庆画家顾毅创作了这幅3D立体画。
平面透视原理制造出立体效果
据了解,因3D画创作过程麻烦,从设计到成品,共花了半个月时间。电影城相关负责人王女士透露,其实,3D画的创作并不神秘,它是在普通绘画的基础上,通过平面透视原理制造出立体效果。
先描好立体结构草图,然后用丙烯上色,在上色的时候,要将冷暖色的反差夸张地突出,最后,将实际光线对画产生的阴影表现出来。“例如画一块石头,那么先把石头的轮廓画出来,再把投影勾勒出来,最后画石头比较亮的部位。”
“3D绘画最重要的是掌握明暗关系和投影的画法。”王女士说。据悉,在3D街头地画的创作中,画面设计远远比技术重要。3D街头地画的平面透视原理与一般绘画不同,它打破了透视“近大远小”的特点,而呈现出“近小远大”的特点。
虽然在现场不借助工具能够看出3D效果,但王女士说,要达到最佳欣赏效果,还需借助相机、摄像机等设备,如果只用肉眼观察,画面只是拉伸变形的。只有透过镜头才能看到完全、立体的画面,感受它带来的震撼。
据了解,欣赏普通画作需要充足的光线,3D画的欣赏,选择在阴天或早晚自然光线不足的时候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