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物质慈善更重精神慈善陶山举行首届道德示范家庭和道德模范表彰会
普通村民成为平民英雄
■记者 欧苗苗
  陶山首届道德示范家庭和道德模范个人评选现场

  吴守华、胡爱武、黄伟国、陈锡金……在日前举行的陶山镇首届道德示范家庭和道德模范个人的表彰会(如图)上,138户(名)受表彰的家庭和个人激动地在领奖台上领取了证书和奖品。其中,有118户家庭被授予镇首届“道德示范家庭”荣誉称号,20名个人被授予“道德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陶山一个镇,为什么会开展这么大规模的道德示范家庭评选活动?在一个民风淳朴的镇里,真的有这么多的民间道德模范吗?在采访中,记者印象深刻,这里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和高谈阔论,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一颗颗清澈闪亮的美好心灵。

  谁在慷慨建基金?

  缘自“草根”道德基金会

  陶山镇为何会率全市之先开展镇级道德模范评选?应该说,我市首个“草根”道德基金是个媒人,而成立这个道德基金的就是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郑超豪。

  2008年,郑超豪的母亲去世,他拿出亲朋好友送来的8万元“蜡烛钱”, 以他母亲的名义,一个并不以捐钱捐物帮助他人为目的,只为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的“华鑫道德基金”就这样成立了。

  在郑超豪的委托下,陶山镇沙洲村村委会每年评选出15户“道德家庭”,由“华鑫道德基金”对其嘉奖,此举深受村民欢迎,村民参评积极性极高,有一次评选结束后,一个村民自荐,村“两委”实地了解后,证实这位村民的家庭在村里各方面口碑不错,便临时给他评上“道德家庭”,让这位村民深受鼓舞。

  “评上道德家庭称号是对我的家人平日做善事的肯定,以后我还要继续激励自己和妻儿多做善事。”该村民说。3年来,该村已有46户家庭被推选为“道德家庭”。

  今年8月份,郑超豪和他的7个兄弟姐妹斥资百万,在市慈善总会成立我市首个以父母名字命名的道德基金——郑明陈华鑫诚信道德基金,用来奖励当地的道德公民和道德家庭,并提升了该基金的额度及奖励范围,让道德宣传从一个村扩大到一个市,甚至更多。

  “当代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现象严重。精神方面的捐助才是真正的捐助。成立这样一个道德基金,是希望加强新瑞安人在内的市民道德修养,也是报答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郑超豪说。据悉,这个总额为100万元的郑明陈华鑫诚信道德基金将分10年捐赠给市慈善总会,基金原则上以奖为主,奖励对象为常住本市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的家庭和个人,主要奖项设置为道德示范家庭、个人、经营户、新瑞安人等。

  目前,除郑明陈华鑫诚信道德基金,郑超豪依靠社会各界力量还牵头成立陶山教育基金、沙洲济困敬老基金互助会、华峰诚志助学基金、瑞安市诚济关爱护士基金和温大校友会反哺基金5个民间慈善基金,总受益人数逾千人。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道德’二字,对慈善的理解也不该仅仅限于富人对弱势群体捐资捐物,物质富足者并不都是精神的健康者,只有提升自我道德水平,提高慈善公信力,扩大道德宣传的受益面,才能全面提高社会的诚信度和道德价值观。”郑超豪说。

  日前,陶山镇作为我市的首个试点,不断扩展郑明陈华鑫诚信道德基金的实施范围,开展道德模范家庭评选活动。

  谁是入选者?

  一群普通村民

  “只要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反映好,群众认可度高的在村人员都可以成为候选人。”陶山镇文明办主任王秀晶说:“由于展示的道德人物都在身边,展示的事都在当代,广大百姓更易接受、认可。”记者了解到,这次评选,不分年龄、民族、性别、职业,众多村民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和热情,有多方了解情况的,有纷纷推荐的,有大胆自荐的,也有谦虚推让的。

  敬业:

  今年61岁的谢世强是浦西人,在桐浦办事处做了35年的农科员,去年年底退休在家。今年上半年,他接到镇里来的电话,希望他能继续在办事处做事。

  “你已经60多岁了,辛苦工作了半辈子,是该享清福了。”刚接到电话时,老伴强烈反对,可谢世强想到领导对自己的期望,第二天就准时来上班了。

  谢世强在农业方面是个专家,曾经在粮食生产水稻栽培上使用磷肥,并通过使用不同施肥量与不同使用方法等连续两年的实验,增产显著,该方式还在全市推广,一改过去粮食生产存在的“重氮、轻磷、不信钾”的观念,为我市提高粮食生产作出贡献。

  不仅如此,他还采用配方施肥,增加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使农作物全面协调生长,达到增产效果,攻破水稻生产低产的难关,当年因此获温州市农业科技推广三等奖。

  谢世强的兢兢业业,他的平凡朴实,感动了他人,在他人的推荐下,他实至名归,获得“道德模范个人”荣誉。

  谦让:

  “众多村民淳朴、善良,应该把机会留给他们。”得知自己被推荐为村道德模范个人时,该镇荣垟村村支书郑华义无反顾地谢绝了。

  郑华是我市首届道德模范获得者,是个谦和实干的人,瘦瘦高高,脸上一直带笑,看上去十分和气甚至带些羞涩。

  “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甘当群众的老黄牛”。郑华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用行动默默地诠释着。当他在外经商回乡之后,选择接手该村党支部书记一职,虽然当时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但他不畏冷眼,筹资金、跑部门,还主动深入施工现场,一年后,办公楼就成功建成。

  为了成功建设“千百工程”,郑华百般努力。当“千百工程”竣工时,看到旧貌换新颜的荣垟村,村民们投来信任的眼神。

  随着时间推移,郑华赢得村民信任和支持,在郑华激励下,村“两委”齐心协力,党支部成了群众的主心骨。   

  对于郑华的谦让,王秀晶这么评价:“他将评选名额让给其他村民,这份谦让更显道德模范的力量。”

  朴实:

  日前,在山下村周木生的家里,80岁高龄的他正在练书法。

  周木生老伯有8名子女,他原是碧山镇山下村的老会计,退休后一直被企业聘任当会计,年收入约2万元。收入不高,但周木生一家老小积极捐资办公益事业,在当地是出了名的。2005年,村里的浦边桥因年久失修已变成危桥,而它又是碧山山下、航浦、林华、江山等4个村通往陶山镇的必经之桥,每天往返的群众起码有数百人,当地村里又缺资金,可如果不及时修建,将会带来多少不便?周老伯焦急万分。

  周老伯主动同村“两委”商量,表示由他和家人出资改造修建这一危桥,并及时筹备9万元资金。为争取工程早日完工,周老伯还主动去工地监督工程进展。

  此外,周老伯和家人先后又捐资近40万元用于建路、造亭等公益事业,这一系列的善举得到了村民的一致推荐。

  突然增补?

  精神慈善更为重要

  “活了大半辈子,还不晓得有道德模范这回事,现在竟成了本村唯一一个道德示范个人,可激动了!”憨厚老实、目不识丁的山平村村民孙一宝,无偿锄草、修路、补桥,帮村民承担农活。当他手中拿到荣誉证书的时候,他兴奋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80岁了还能有这样的荣誉,真的太高兴了,慈善事业是我终生的追求,只要我有一口气在,我依然会继续坚持我的信念。”周木生感慨。

  谁也不会想到,就在开表彰会的前一天,发生一段让大家都意想不到的插曲,使得这次道德模范评选工作更加圆满。

  原来,就在该镇将122个村评出的110户道德示范家庭、20名道德模范个人进行为期3天的公示时,有不少热心的村民前来观看,并提出不同意见。

  “怎么光裕针织的总经理孙裕强不在名单里面呢?他平日里口碑很不错的,爱帮助人,又很谦虚,这样的人没评上真可惜。”

  “怎么只仅限于一般村民,那些在本村办企业的不少企业主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像跃进锻造的吴建鑫同志……”

  公示引起了争议,活动组委会工作人员非但没有着急,还很高兴。“村民关心这个结果,说明这次评选活动已经深入人心,道德宣传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根据规定,每村只能选一户道德示范家庭。经过本次活动组委会的慎重考虑,破例增评了该镇8名企业主。

  “物质慈善很重要,但精神上的慈善更重要,因为弱者需要帮扶,好人也需要激励。”郑超豪说,由于这次是首次尝试在镇级范围内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拿到荣誉的人能好好珍惜,没有拿到荣誉的人也能够不断上进,争取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一批从普通人中走出的道德榜样,感动着其他村民,为他们树立了道德典范,显示了道德的精神力量。”陶山镇镇委书记周晓华说,今后,该镇将开展形式多样的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更加深入人心。 

  据了解,明年,该基金奖励的范围将扩展至全市,在全市各地营造重品行、讲文明、促和谐的良好氛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关注
   第04版:热线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服务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天下
   第09版:娱乐
   第10版:网事
   第11版:人文
   第12版:广告
   第13版:广告
   第14版:风行
   第15版:风行
   第16版:车周刊
普通村民成为平民英雄
瑞安日报 关注 03 普通村民成为平民英雄 ■记者 欧苗苗 2011-1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