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良和
“你有没有给孩子买手机?要不要给孩子买手机?”新学年随着一批新生入学,许多家长都在讨论这一话题。当下,中小学生带手机上学已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且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市场的细分,手机一族呈现出低龄化趋势。但是,家长们也注意到,手机在方便与孩子联系、防止不安全因素的同时,也存在着影响学习、危害身体健康、助长攀比之风的隐患。那么,你会让孩子带手机上学吗?你又会如何引导孩子使用手机呢?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日趋普遍
近日,在下午放学时分,记者在安阳新区、老城区几所中小学走访时发现,不少中小学生都拥有手机。随机调查得知,小学生手机拥有者主要集中在五六年级,使用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左右,初中生的比例则明显提高,在50%以上,高中生的比例则占到80%以上。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日趋普遍,这一现象,在一些学校附近的文具店可以得到印证,安阳路、解放路上的文具店老板均告诉记者,现在许多学生都有手机,每天都有一些学生到店里为手机挑选漂亮的配件。手机贴纸、手机挂件等,也是当下一些文具店不可或缺的货品之一。
记者注意到,一些低年级小学生也使用手机。在安阳实验小学门口,下午放学时,一位小学生边打电话,边向周围张望:“奶奶,我在校门这里,你看到我了吗?”经了解,这是位二年级的小学生,据其介绍,每天放学后,她都打开手机,方便与前来接她的奶奶联系。
手机使用者中更不乏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孩子放了学,就往操场上跑,有时候婆婆去接他,都找不着人,弄得老人家每天都挺担心的,后来我们就给他买了儿童手机,方便与他联系。偶尔他感冒了,中午我也方便打个电话过去,提醒他吃药。”一年级新生家长林某某如此解释买手机的原委。
林某某提到的儿童手机,是移动公司今年推出的新产品,在本报也曾作过广告,“没有游戏功能,也不能发短信,只有5个按键,其中4个按键可以分别联系到4个亲人,也只能接听4位亲人的电话,中间的SOS键则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功能虽然简单,却完全对家长的“胃口”,据悉当下供不应求。据了解,因为没有游戏功能,也不支持发短信、上网等,学校也不反对学生带手机进校。不过,记者在数码城、万松路手机市场了解到,功能简单的手机并不受小学高年级,特别是中学生的欢迎。“这几年学生每年购机量日益攀升,特别是到了暑假、开学前夕,许多学生都带着家长前来挑选手机,许多学生都倾向于功能比较齐全且外形时尚的手机,一些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手机并不受学生欢迎。”万松路某通讯器材店老板介绍。
学生用手机利弊掺半
在记者的身边,对于要不要给孩子买手机,许多家长各执己见。支持者普遍持有的观点是:给孩子配备手机,就是为了方便联系,能掌握孩子的动向。而反对者的观点是:手机可能让孩子学习分心,沉迷游戏、网络、短信,甚至可能会成为孩子“恋爱”的工具。
李女士的女儿读小学四年级了,她平时较忙,接送孩子上放学都由公婆代劳,新学年因公公身体抱恙,婆婆忙于照顾公公,懂事的女儿就提出独自来回。上放学路上要过两个十字路口,李女士对交通安全不是很放心,所以特别给女儿配了一部手机,要求每天女儿到校后打个电话,放学到家后再打一个电话给她,“这样一来,我上班心里就会踏实很多。”
采访中,几乎所有给孩子配备了手机的家长都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买手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比如放学后能督促其尽快回家;上完兴趣班及时通知家长来接;关键时刻能够及时找到孩子,等等。甚至还有个别家长表示,万一孩子遇到意外情况,也能及时用电话报警,或者通过手机定位找到人。
不过,一些给孩子买了手机的家长也犯愁。陈女士的儿子上初二,平时都搭公交车上放学,周末也时常要补习英语等。为方便联系,她给孩子买了一部诺基亚的手机,但是开学才7周,她已不止一次发现儿子写作业时手机上挂着QQ,而他与同学打电话的频率也大大增加。她与朋友们聊起此事时,更是十分担心。“有个朋友跟我说她孩子用手机偷偷上网,某月超过流量,上网费花了300多元。还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一个月短信发了500多条。孩子如果老是用手机上网、与同学发短信聊天,那不会影响到学习吗?”最让她纠结的是,她听说一些学生之间写作业时互发短信互报答案,“听了这些例子后,真是越想越怕,要不要收回手机,儿子正在叛逆期,现在收回手机,他会不会对我们有意见呢?”
“手机都用来做什么?”记者在采访中随机对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除用手机与家长联系外,一些学生不讳言还用来与同学发短信、玩游戏、上网、听音乐、看电子书、自拍、下载视频等。而且,采访中记者也发现,越是手机功能繁多,越是高年级的学生,手机的使用频率就越高。比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通常很乖巧地表示,一般都是到了放学时才开机,方便家人联系,而一些中学生则明确表示,在校通常会把手机调成震动或静音,以免错过QQ留言或手机短信。一位高中生甚至向记者“告密”,“一些家长为了阻止我们上网,会把手机卡上的GPS业务给关了,但是有些同学会想尽办法再买一张卡,需要上网时,就插上这卡,或者通过包月等形式,控制流量,以免话费太高让家长知晓。”
或堵或疏各持己见
要不要给孩子买手机,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关于学生用手机这档事,家长、老师、校方都有不同的观点。
采访中,一些家长观点各异。持支持观点的家长认为,孩子使用手机跟孩子上网一样,一味禁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中学生,也有与同龄人交流的需求,只要让孩子学会自律,以健康的心态使用手机即可。持反对观点的家长则认为,孩子要与同学交流,可以通过家庭电话联系,家长不放心孩子是否已放学回家,也可打家里电话,没必要非要配备手机,此外手机存在辐射,对孩子成长不利。
比起家长的意见相左,在中小学生是否要用手机的问题上,大部分老师则表现出坚决的反对意见。记者总结了一下,理由大致为:我市大部分学校都开通校讯通,学生也都有校讯通卡,如果学生有事可用校讯通卡打电话给家长,家长有急事,可以与班主任联系,接送方面,可以跟孩子商定放学后不能乱跑等;手机花样翻新的功能容易让孩子在学习上分心,对中学生来说,手机可能会成为上网工具、“恋爱”工具,对于一些不自觉的学生来说,更可能成为考试时的作弊工具;如果学生没及时关掉手机,来电来短信会影响到上课纪录,即使通过没收手机的办法,也是治标不治本,下课后学生承认错误,或者告知家长提出警示后,最后还是要物归原主,但这也不能保证他们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不法分子向学生手机上发送垃圾信息或不健康的信息,这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对于学校管理也带来难处; 如果学生将手机进行比较,还极可能助长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
记者了解,我市各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学校或班级在开家长会时,都会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配备手机,如果出于联系需要给孩子买手机,也尽量买功能简单的手机,平时也要注意引导,比如与孩子协商手机使用的规则,给孩子有限的手机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