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市区南门的杨先生到某汽车销售公司购买轿车,看中了“现代”某型号的轿车,轿车没带导航的报价为195800元,带原配导航的为207800元,经销售人员的“巧嘴”推荐,杨先生买下带原配导航的轿车。不料,他很快发现导航不是原配的,于是向汽车销售公司讨说法,无果。后经消保委人员多次调解,于前日得到退还现金2000元等补偿。
据杨先生介绍,他拿到车后,驾着车欢欢喜喜地去车管所上牌照,但在上完牌照回家的路上,有个惊人的发现:轿车上导航并非原配。“我顿时火冒三丈,12000元买的导航竟然不是原配的。”杨先生非常气愤,遂到汽车销售公司讨说法。
面对杨先生的质问,几个销售人员也是一头雾水,不明其中究竟。销售人员检查完车,几番周折,才得出结果。他们告诉杨先生,他所购的车是195800元车型基础上在“4S店”加装了导航,变成原配导航车207800元车型,也是属于原配导航车。
杨先生说:“发票上金额收据是195800元,其中差价为12000元,也就是说加装一个导航需要12000元。而我了解到,如果在外面装一个同样牌子的导航,只需6000元。我觉得多付了6000元,不合理。要么给我退价差,要么换个原配的导航。”
多次交涉无果后,杨先生向莘塍工商所消保委分会投诉。但由于双方意见分歧很大,而购车又成现实,加上购车时又没有其他的证据留下来,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经过工作人员多天的反复调解,最终于前日达成一致意见,汽车销售商补偿杨先生现金2000元,并给予其他方面优惠。
据了解,生活中,这样的情景时有发生,汽车销售公司在汽车上随意添加装置后就“变身”一种新配置的车型,然后虚高价格,以“让利活动”使消费者认为得到了便宜。莘塍消保委分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大宗商品时要仔细了解,特别是应明确约定商品名称、价款、交货时间、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并保留相应资料,切莫盲目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