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的表现及走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我市如何把脉产业运行态势,评价和预判宏观经济发展走势的呢?
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各行各业的投资、生产、市场、价格及利润的变化,又会对整体经济运行起着哪些影响?
这一切,都体现在GDP、工业总产值、粮食作物总产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产业经济的数据中。
各种资料科学核算得出GDP
对于GDP,大部分市民耳熟能详,知道是“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规模和经济结构。
那么GDP是如何核算的呢?
市统计局负责人介绍,GDP核算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分为季度核算和年度核算。在统一的核算方法和核算原则框架下,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全国的GDP,各地方统计局各自负责核算其本地区的GDP,但下一级的GDP核算必须得到上一级统计局的认可。
除此之外,参照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年度GDP核算按照94个行业分别计算。季度GDP核算按照17个行业分别核算。
市统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年度GDP核算根据各种类型的资料科学核算得出,主要资料来源有:一是统计资料,包括国家统计局调查的统计资料,如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报酬、价格指数、居民住户收入和支出、服务业抽样调查等统计资料;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如交通运输、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国际收支统计资料等。二是行政管理资料,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决算资料、税收收入和税务登记资料等。三是会计决算资料,包括银行、保险、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邮电通信系统的会计决算资料等。
我市工业总产值去年过千亿
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它是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主要比例关系、工业增加值等其他经济指标的重要依据。
工业总产值包括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将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该指标缺点是各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
有关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后,我市工业经济经历较快发展,201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11.5亿元。目前工业单位数共有2612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61家(注:2010年我市以500万元作为规模企业的划分标准,若以2000万标准,规模以上企业805家)。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各行业中,汽摩配、机械电子、高分子等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6.4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为60.97%。
据悉,今年规模以上企业划分标准有了调整。以前,统计制度规定年主营业务收入大于或等于500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今年新的统计制度把500万提高到了2000万。目前,规模以上工业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粮肉数据关系市民钱袋子
“民以食为天”,粮食作物种植和肉类生产直接关系物价的稳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市统计局致力于农业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全市910个村都建立了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台账制度,对产量指标采取全面与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逐季登记,做到数出有据。同时,2009年浙江省建立了粮食生产统计监测调查制度,我市被抽中123个样本区的10966个调查地块,涉及到118个村。根据农作物的种植季节,每次的调查数据直接由调查员到田头统计,减少统计数据的人为误差。
粮食作物包括谷物、豆类作物和薯类作物,粮食作物总产量是指本年度内生产的所有粮食作物的产量,不论耕地上或非耕地上的粮食作物产量,都应该统计在内(以晒干入仓的产量为准)。
市统计局工作人员介绍,粮食作物总产量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统计,年终汇总;采用村级起报的方式,镇街统计员将村级季度统计数据录入市统计网上直报系统,并进行初级审核,市统计局汇总镇街上报的数据后再次审核、校对,生成最终数据。我市现有910个行政村,每个有耕地的村一般都需要填报此表。
我市市民的餐桌上,肉类食品以猪肉为主,而近年来猪肉价格始终牵动着市民的心。那么,猪肉价格的涨跌取决于哪些因素?
记者了解到,猪肉价格的涨跌与生猪年末存栏头数、年内肥猪出栏头数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出栏数。年内肥猪出栏头数是指饲养单位在一年的时期内将饲养的成年肥猪出售给国家、集贸市场和自宰自食的全部头数。它是时期指标,为全年累计数,是计算畜牧业产值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数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