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我市正式在云江社区试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并在温州全市率先在社区里发放居家养老服务卡,让老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
时隔一个季度,云江社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行如何?首批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16位老人对于这种新形式是否满意?我市是否将向其它社区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云江社区、市民政局。
15位老人享受服务41次
“将这个月老人用服务卡购买的服务统计好,再报到民政局。”近日,在玉海街道云江社区办公室,社区主任刘淑华正忙着统计每张服务卡内容。
刘淑华口中的服务卡,是我市率温州之先,在云江社区推出的居家养老服务卡。7月1日,该社区16名老人率先拿到我市首发的居家养老服务卡,享受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
1998年起,我市步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截至2009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6.61万,占全市总人口总数的13.98%,其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达到3.05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8.36%;我市的老年人口以年均4%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市老年人口将达到25万人,超过总人口的20%。
位于老城区的云江社区,老人占比更大。该社区现有60岁以上老人805人,占总人口24.3%,其中残疾人老人21人,空巢老人46人,三无对象老人1人,特困老人7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47人。虽然老年人口日益扩大,但受养老观念、特殊的“四二一”人口结构影响,许多老人宁愿选择在家养老,而不选择养老机构。为此,我市首先在该社区试点社区居家养老。
自在社区试点一个季度以来,这一举措受到社区老人欢迎。“除了一位老人尚未使用服务卡,其余15位老人都已经使用过了。”刘淑华说,一个季度以来,15位老人共享受政府购买服务41次,享受服务包括日常生活百货、药品、煤气、餐券等各项内容,其中又以日常生活百货最受欢迎。
据悉,目前,该社区已在辖区内建立14个居家养老服务网点,涵盖理发、医疗、小百货、煤气等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居家养老服务网点还会给老人优惠折扣。
老人:“如子女般细心呵护”
“阿春,我来吃饭了。”近日中午11时,玉海街道云江社区老人陈翠英准时来到社区老人餐厅,一进社区老年餐厅,就亲切地叫唤餐厅厨师叶银春。
“阿英姨,你来了,慢慢走。”见状,叶银春马上搀扶着陈翠英老人坐下,将早已准备好的饭菜端给老人享用。记者看到,一餐共有4菜,既有洋葱炒蛋、菜干烧肉,也有老年人喜欢的香干烧青菜等。
陈翠英今年86岁,是云江社区低保户,同时也是我市第一批16名享受政府购买服务对象之一,每月享受150元的服务项目。上个月,她用150元服务卡购买了5公斤大米及老酒、醋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个月,她又将150元服务卡换成30张云江社区老年餐厅用餐卡。
“在家里,哪会这么丰富,一顿一两个菜就对付过去了。”对于社区老年人餐厅的饭菜,陈翠英老人非常满意。她说,在家里,她经常将就着吃了。
“你看,这肉和菜都做得很软,很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陈翠英老人一边吃一边指着盘中菜肴说,“她们就像自己的子女一样,给我们烧菜煮饭能不好吗?平时,还打电话问我们,明天想要吃什么。”
“有了社区居家养老,吃的、用的都不愁”。白天,陈翠英有空就去邻居家聊聊天,去鼓词馆听听词,每月16日再到社区量量血压,向志愿者医生咨询身体状况。
当天,现年91岁的程老伯搀扶着已86岁的妻子,一起来到社区老年人餐厅,他们还带着一盛菜的器皿,里边装着家里烧好的鸡以及西瓜。“还是这里热闹。”程老伯说,在家自己动手吃饭不方便,特别是上菜场买菜。另外,在家里,只有老两口,显得比较安静,而在餐厅,大家一起有说有笑得,吃的也开心。
截至9月30日,云江社区已收到547用餐卡,也就是说,已有547人次在云江社区老年餐厅用餐。
社区:摸着石头过河
云江社区率先试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一个季度以来,不仅获得老人的心,而且收获了群众、社会的掌声。“老人开心,我们也觉得很值。”刘淑华说。
除收获喜悦之外,刘淑华也有她自己的忐忑。“现在每一顿都是往里边贴钱的,就怕什么时候揭不开锅。”刘淑华半玩笑说。
不过,刘淑华的担忧也并非没有原因,特别是社区老人餐厅运行问题。她拿出一本笔记本,上面记录着社区老人餐厅自运行以来成本收入每日明细账。记者在笔记本给上看到,“9月16日,球菜6元,鱼40元,豆皮条12元,芹菜2元,咸菜3元,水鱼15元,耗油3元,共计81元,共收用餐卡10张,另收现金10元。”据悉,每张用餐卡为5元,等于当天,云江社区共收回成本60元,较账面支出少21元,换句话说,当天云江社区往里边贴了21元。
“几乎每天如此。”刘淑华说,从8月1日至9月30日,餐厅运行支出5280.5元,收到547张用餐卡(即2735元),所以在这段时间里,该餐厅运行成本,就往里投入了2545.5元,这当中还不包括厨师工资。
刘淑华说,虽然市财政每年补贴1.2万作为居家养老机构运行保障经费,但对于正在运行的社区老人餐厅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都不够厨师工资”。据悉,他们一年需支付厨师工资1.8万元,早已超过了居家养老机构运行保障经费。
“现在,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刘淑华说,在我市,云江社区率先试点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没有可参考、借鉴的例子,只能靠自己,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摸索、不断调整。不过,对于未来,无论是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推广,还是社区老人餐厅运行,刘淑华还是表现出决心、信心。“尽自己努力办好老年餐厅的,办好居家养老,服务老人。”刘淑华说。
20个社区:将推广居家养老模式
“对于我市来说,社区居家养老是一个新事物,目前也只是在云江社区开展试点,还有许多困惑和困难要解决。与居家养老先进地区相比,我们还存在服务网络和服务队伍不完善的困难。”市民政局社救科副科长郑方芳坦言,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服务的远景还处于分步实施,逐步推广阶段。
如何让更多的老人享受专业服务,让社区居家养老更加完善?郑方芳表示,面对社区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特别是云江社区老人餐厅运行资金短缺问题,她们正在与市慈善总会洽谈,是否可以将“慈善义工活动经费”整合用于居家养老,从而解决运行资金来源问题。
除了运行资金外,安全一直是居家养老的一大难题,也是老人、子女最为关系的问题之一。居家养老的老人,平时一般没有子女常伴左右,独自在家,最怕的就是突如其来的疾病或意外。为解决这一难题,市民政局正在与电信洽谈,准备在云江社区首批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16位老人家中安装居家养老一键呼系统,并逐步在全市推广,方便老人在紧急情况下求助等需求。
据介绍,养老一键呼系统,是一种与电话相连的应急装置,共有红、绿两个键。当老人遇到着急事和难心事需要帮助时,只要按下按键,立刻就会有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的工作人员应答。其中绿色键,主要为老人提供生活帮助,老人在遇到家电维修、外送日常生活用品、信息咨询等服务;而当老人遭遇突发情况时,只需按红键,工作人员将立即启动应急系统,告知相关部门及人员并赶往现场。
另外,我市也正在改善居家养老家政服务质量,近日举办了首批养老护理员培训班。“没想到,单单照料老人睡眠起居,就有这么多注意的地方。”作为我市首批30名养老护理员之一的刘淑华感慨道,养老护理员培训将直接提高护理员的专业水平,让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到养老机构的服务。
“未来,居家养老将是主要养老模式,而养老主力军依然还是社区。”郑方芳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无疑使“空巢”、低保和伤残的老人得到照顾,同时也可为家有老人需要照顾的子女减轻负担。
全市现已建立32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下一步,准备在已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的20个社区,继续推广居家养老模式,并以发放服务卡的形式,让老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郑方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