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雅)今天是我省第15个环卫工人节,市环卫处将在市政多功能厅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对环卫工作有特别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市环卫管理处负责全市环境卫生规划编制、行业管理、法规指导、监督检查、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市区道路清扫保洁,生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工作。近年来,我市城市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环卫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市民环境卫生意识逐步提高,市民对环境卫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大大加强,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保洁面积502万平方米
日收集居民生活垃圾400吨
“以前瑞祥新区的道路不是很整洁,没有人专门清扫管理。今年以来,有环卫工人清扫,环境卫生好多了。”近段时间以来,家住瑞祥新区一带的谢小姐觉得家门口的环境干净多了。
去年3月份,市环卫处实行“两把扫帚”并成“一把扫帚”的环卫体制改革,全面接管了13米以下次要道路、背街小巷、社区及城中村道路,实行12至14小时的清扫保洁后,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另外,市环卫处自去年11月份接管东新路和经济开发区的道路清扫保洁之后,今年1月份以来又接管了瑞祥新区的道路清扫保洁。市环卫处所管辖的市区日清扫保洁面积从原来229万平方米增加至502多万平方米,进一步扩大了城市保洁面积。据了解,市区现有的保洁工作分别由6个环卫保洁公司承包,每日承担日产400吨的居民生活垃圾人力收集、清运工作。
维修翻新厕所
市民外出如厕更方便
“公厕维护、翻新后,家门口的环境美观多了。”家住市区南门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虽然近年来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所好转,可是公厕的硬件设施依然很陈旧,影响我市的整体形象。最近,她发现家门口的小马道公厕更新了,很高兴。
为给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如厕环境,市环卫处自去年以来共开放58座24小时免费公厕,且对大部分公厕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今年还投入30余万元资金,对西门航管所、小马道、涨落桥等3座公厕进行大规模更新,对第二巷、劳动巷、第一桥、拱瑞山路、清泰小区等多座公厕进行维护。同时,环卫处随机不定期地暗检,确保每天检查公厕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以群众投诉作为检评的主要依据。通过一系列措施,公厕的服务质量和卫生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加强管理力度
督查队每天检查路面
“你们店门口堆放的垃圾要及时清理。”昨日,在市区安盛路一家早餐店门口,市环卫处市容督查队检查该店的“门前三包”时提醒店主。市容环卫督查队队员坚持每天路况检查,督促路段承包商加大清扫保洁力度。
据介绍,市容督查队每日安排正常班和空档班,确保每天15个小时都有督查人员在路段巡查。督查人员每天记录路况并打分,每月汇总分数,并对每月路况进行通报,督促各路段承包商对道路不足之处及时整改。另外,市容督查队空档班人员从早上6时开始路检,并在早上7时至8时在万松路市人民医院前定岗,以有效提高市区重要道路的保洁质量,并对流动摊贩进行管理。
为了快而有效地管理好道路卫生状况,市容督查队还有针对性地建立了发放限改通知书制度,发现较严重的问题,发放限改通知书,要求有关承包公司处理;同时建立诚信档案和扣分通报制度,对问题处理不够及时有失诚信的,予以相应的诚信扣分,作为下次招标时的参考。
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环卫工作日益产业化
近年来,环卫处陆续接管了飞云等多座镇(街)垃圾中转站。目前,共接管了5镇10街道共24座垃圾中转站和22辆垃圾清运车,促进了我市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今年8月份,环卫处成立了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中心,对市区范围内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营者、居民和暂住人口等按标准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环卫处整体工作将逐步走向产业化、规范化轨道。
市环卫管理处 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