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厨师节上,瑞安大厨朱光强从全国3000多名厨师中脱颖而出,凭借“珍珠敲虾”和“牡丹鱼卷”两个参赛菜式征服了评委,荣获“中华金厨奖”称号。
昨日下午,记者见到了这位载誉而归的大厨。说起为何选择厨师这个职业,朱光强说全凭兴趣。小时候当其他男孩子都在看“奥特曼”时,朱光强却对美食节目情有独钟。“每次放学回家,总是会被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吸引,厨房里妈妈忙碌的身影是我儿时脑海里最美的记忆。”
今年32岁的朱光强初中毕业后就到烹饪学校学烹饪。“刚开始一年里,除了睡觉我就在切萝卜丝土豆片。”朱光强回想起同寝室的人还曾取笑他梦里都喊着“切、切、切”。上理论课时,他专心做笔记,生怕听漏了一个字。在实际操作中,他更是全力以赴。他深知翻锅的重要性,每天都坚持练一个小时以上。“我原本瘦弱矮小,但现在双手能轻松端起两口装满水的炒锅。”说起在烹饪学校的时光,他说学校里只是身体累,而毕业后要在厨房里给客人做菜,那才叫真的挑战。
“幸运的是,刚到酒店实习,我就遇到了师父潘晓林,跟他学厨那几年,是我厨师生涯里最宝贵的时光。”作为瓯菜泰斗,潘晓林第一次让朱光强给客人上的菜竟是番茄炒蛋。看似简单的一道菜,可朱光强怎么做也不能让潘晓林满意,不是鸡蛋太老就是番茄没炒熟。“原来做菜要有清晰的步骤,下菜时机和菜品成熟度也很有关联。”在师父的指导下,朱光强给客人的第一盘番茄炒蛋终于出炉了。
随着技艺不断提高,朱光强逐渐成了厨房里独挡一面的大厨。多年从厨经历,他参加了不少比赛,也获得了不少金奖。2003年,他报名参加了第五届全国烹饪大赛。为了突显瓯菜“口味新鲜,淡而不薄”的特点,他毅然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鱼丸。但普通鱼丸个大如球,如果能做得小巧玲珑如珍珠般那一定是项创新。有了方向后,他开始着手制作迷你小鱼丸。
韧性和口感是衡量鱼丸口味的重要因素,但鱼丸缩得那么小,就得改变水、盐和原料的比例。看似简单,但在当时的温州,没有人尝试做过那么小的鱼丸。3个月时间里,除了上班,朱光强几乎每天都会买一条近十公斤重的包头鱼在家练习做鱼丸。“每天都会做大量鱼丸,吃不完就送人,以至邻居们看见我妈端着鱼丸就怕。”朱光强说那段时间醉心于厨艺钻研,让他找到了极大的乐趣。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朱光强的珍珠鱼丸研制成功,丢在地上可弹起半米的高度,口感比传统鱼丸更有嚼劲。
2009年,朱光强无意间的几道家常菜,让餐桌上的一位男子大为震惊。他就是意大利王朝酒店老板,他愿意高薪聘请朱光强随他去意大利发展。“既能在意大利传播瓯菜,还可以吸收意大利菜的精华,何乐而不为!”朱光强打包了几件简单衣服就来到了意大利。
一个月前,朱光强从意大利回国,参加了第二十一届中国厨师节并满誉而归。现在,朱光强在意大利普拉托已是小有名气的瓯菜厨师,连不少老外也慕名而来。“作为西餐之母的意大利菜典雅高贵,而且浓重朴实,讲究原汁原味,如果能从中吸取经验,和瓯菜融会贯通,那势必会将瓯菜发扬光大。”这是朱光强到意大利最单纯的目的,现在他正朝着这个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