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辛亥革命潮流席卷全国各地,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湖岭,虽地处瑞安西部山区,但当时的有识之士也纷纷投入这场民主革命洪流之中。下面仅举3位有识之士,是为纪念。
总司令黄兴警卫员——方兆蓉
方兆蓉(1890-1970),字劭功,湖岭鹿木彭埠村人。方兆蓉家父名方鳌弟,字元卿,原住瑞安城区东门。据说,方家为清嘉庆年间任宁波教授的方成珪家族。后因门庭中落,家道日趋贫穷,为维持生计,方鳌弟由胞兄推荐,为县衙掌管“田粮”的官人到望烟乡(今鹿木)去抄“田粮册”。于是,方鳌弟带着全家9人徙居于彭埠村。
方鳌弟常训导子女勤奋读书,他时常对长子方兆蓉说:“读书不单是支撑门户,更重要的是读书能救国、强国。”方兆蓉频频点头称是,从小把家父的训导牢记在心间。
14岁时,方兆蓉以优异成绩考入杭州陆军小学,与国民党元老陈果夫是同学。毕业后,出类拔萃的方兆蓉又被保送到北京清河陆军中学读书。在校,他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振兴中华,推翻满清统治,他又踏上北伐的革命征途。据其二弟方兆锴透露:“兆蓉兄在血战汉口大智门时,曾担任革命军总司令黄兴(光复上海后,黄兴任副元帅)的警卫员,为辛亥革命立下卓著的功勋。”
揭竿起义反清勇士——吴田伍
吴田伍(生卒不详),湖岭桂峰黄林村人。清宣统(1911)三年三月,瑞安县芳山乡(今湖岭镇)部分农民为维持生计,在僻处种植烟苗(罂粟)。那时,瑞安县令金汉章事前未能对芳山乡部分农民例行查禁,事后却又纵容下属残酷敲诈农民,激起民怨沸腾。
为反抗金汉章敲诈,同时,也受辛亥革命革命纲领的影响,吴田伍率众起义参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反清运动。
献身制造弹药壮士——陈志谦
陈志谦(1884—1913),又名陈益华,瑞安林垟陈村人。他虽非湖岭人,但他反清的英雄事迹却永垂湖岭青史。
清末,陈志谦在日本士官学校求学时,结识了“鉴湖女侠”——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女革命家秋瑾。1906年,他立志革命,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失败后,他又积极投身“反袁二次革命”。后受温州共进会派遣,到湖岭湖屿桥街(今湖岭镇大同村)制造炸药,并运送炸药给共进会,支持革命暴动。
1913年冬,因人告密,陈志谦的革命活动被温州当局发现,派兵前往湖岭捉拿时,他大义凜然,拉响炸药导火线,壮烈牺牲,时年30岁。
湖岭人民被陈志谦的精神所感动,把他的忠骨埋在“贤头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