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府的牵头下,我市华峰、瑞立、五洲3家小额贷款公司共出资1000万元,组建小微企业应急转贷专项基金,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的小微企业,可向市金融办提出申请,有关部门调查核准后,小额贷款公司可调出专款,用于暂时周转,拨付给企业。
昨日,本报第7版刊登了《我市设立应急转贷专项资金》一文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网友们认为,有关金融单位应努力“输血”本地小微企业,为小微企业解除燃眉之急,让小微企业“再出发”。
“鼓浪听涛”:我是一家小企业负责人,最近我也很关注这方面的消息。我市对小微企业采取了一系列帮扶政策,例如中小企业贷款到期可直接续贷,小微企业享受贷款利率优惠;建立常年小微企业银企平台、成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等。可以说,温州出现企业老板“跑路”现象后,我市金融财税齐出手,为小微企业保驾护航,令我们这些小微企业感到十分欣慰。
“空心竹”:现在,一些银行对大企业贷款额度高,并且利率低。而小微企业,尤其是首次贷款的,往往额度低、利率高,这给发展中的小微企业,增加了不少负担。
“空空如也”:是的。许多大企业都是家庭作坊式企业发展而来的。与已经发展起来的大企业相比,这些刚刚起步、嗷嗷待哺的小微企业正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急需政府政策的助力和支持。
“鼓浪听涛”:我看到这样一个数据,我市共有1万多家中小企业,其中7成以上的企业从来没有向银行贷过款,他们长期依靠高额民间借贷进行融资,风险较大。
“枫叶无语”:我认为,对于小微企业最有效的减负方式,就是直接降低税负标准,以低税率来减少企业成本,刺激微小型企业的发展。
“小说家”:首先赞一下。我市推出的这一系列措施都非常及时,对小微企业是一个利好消息。我认为,要解决好小微企业资金困难的局面,关键是银行要转变思路。小微企业需要的资金规模其实并不大,只占银行贷款很小的一部分。目前金融机构投向房贷的资金量开始减少,可以引导银行将信贷金额转向小微企业,以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凯诺”:我是一家小微企业的员工,现在企业的厂房是租的。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资金,但是现在根本不可能从银行贷出钱来,因为银行贷款要抵押物、专利等,而我们这样的小公司什么都没有。不过我们公司有两个出租车营运证,不知道能否拿来做抵押?
记者:可以的。可能一些小微企业还不知道,商标、知识产权、农房、排污权、信用证、票证等等都可以做抵押的,不仅仅局限于商品房的产权抵押。
“枫叶无语”:其实贷款也好,税收也好,都是企业成长的必要元素,但绝不是全部。小微企业要培养自己的竞争力,而且应该有资本积累的意识,才能有更大的抗风险能力;而且小微企业一定要注意,不要盲目地扩大规模。
“默默无闻也好:小微企业是经济增长很重要的部分,但是大金融机构对它的覆盖和穿透能力不够,需要采取多种经营措施。从长远来说,小微企业需要小微的金融机构为它服务,我们通常所指微型金融的发展,这也是金融升华的一个必然产物。我认为,今后鼓励和发展微型金融,可能是一个方向。
(夏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