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夜赏昙花
■俞 海

  昨夜,院子西墙下的昙花盛开了,小小的院子里顿时弥漫着一片异香。这些昙花是我和老伴亲手培育的,说起来,也有20多年历史了。

  那时,单位刚刚分了房子,屋前还有些空地,我便从别处剪些昙花枝条插在花盆里,想不到很快就成活了。后来,昙花长高了,长大了,我们又把它分插成两盆、三盆,直到形成现在西墙下那一排茂盛的昙花花丛。不过,说实话,这些年来,我只是个赏花的人,院子里的浇水、松土、施肥、搭架之类琐碎活,几乎全由老伴一人包办。春夏秋冬,日累月积,年复一年,为此,她付出辛勤的劳动。

  每到农历七八月间,昙花便开始吐蕾,先是老叶边缘冒出一个个翡翠般的花苞,花苞长得很快,只要10多天,便长成拳头般大小,乳白中略带些黄色,一个个犹如初生婴儿般依偎在浓绿而坚挺的枝叶间。今年也一样,中秋节前,昙花就爆蕾了,一盆少则三五个,多则七八个,粗略数一下,总共竟有20多个。我惊奇而感激,没有老伴的辛勤劳作,细心照护,哪会有这么好的花事呢!

  夜渐渐深了,我俩静静伫立在这些含苞欲放的花蕾前,凝神屏息,等待昙花玉色的花瓣慢慢地展开,神奇地绽放那一刻。

  据说,昙花原产南美洲,自唐时引入我国,迄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遍种于南方各省。它有很强的生命力,不管栽在何处,都能顽强生存,最奇特的是花形硕大,但只在深夜里开放,数小时后花瓣即自行闭合,所以人们往往难睹芳颜。然而对于我们,观赏“昙花一现”却不是件难事,而且是每年的一大赏心乐事,不仅看,更为它拍照留念。每逢此刻,我们就会品尝到劳动带来的乐趣,回忆起岁月的艰辛和甘甜,还有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

  昙花不但有很高观赏价值,而且还有清肺滋阴的功效,用它的花瓣加水和冰糖炖羹,其色香味类似白木耳,绝对是一种既经济实惠又有益健康的保健食品。既闻其香又品其味,这些年来,我俩乐此不疲,年逾七十,犹身轻体健,步履矫捷,其中或许就有昙花羹的一份功劳呢。

  月色溶溶,仰望着清澈的夜空,昙花终于快乐地伸直了身子,展现出她最美丽的姿态,几十片乳白色的花瓣,重重叠叠地簇拥着淡黄色的花蕊,宛如一张张少女纯洁的脸庞,羞答答地掩映在疏枝月影之间,令人向往,令人陶醉,更令人难忘。

  其实,昙花的美不在于它的颜色,更在于它的内涵和气质。它不屑在白天与群芳争艳,而是选择在子夜开放;它不追求华丽的外表,却有着淡雅的芬芳;它不羡慕登堂入室,甘愿寂寞,默默伫立在墙边院角;它远离世俗繁华,它是孤独夜行者的伴侣和人生之歌中最美好的音符。

  一阵夜风越过院墙,又掠过玉兰树梢,乱了遍地的树影花影,花的清香似乎更加浓烈了。今夜花香醉人!

  月色,昙花,老伴,今生有此三者,我愿足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版面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经济
   第04版:热线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服务
   第07版:关注
   第08版:天下
   第09版:娱乐
   第10版:网事
   第11版:人文
   第12版:广告
   第13版:广告
   第14版:金融
   第15版:金融
   第16版:金周刊
快 递
夜赏昙花
“兔崽子”和藏羚羊
我曾是个“小翻译”
瑞安商城颂
瑞安日报 人文 11 夜赏昙花 ■俞 海 2011-1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