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把村经济合作社换届同步纳入村级组织换届,3月底全市910个村经济合作社全部成功换届。合作社换届后,村委会代理行使村集体财产所有权的职责终止,已有600多个村把以村委会名义开设的账户、账套陆续更改为村经济合作社。这是日前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村经济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调研活动中获悉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薛小平参加调研。
据了解,村经济合作社是村级的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共同构成农村三大基层组织。我市910个村于1993年建立了经济合作社,但大部分的村没有选举,更没有依法选举产生合作社管委会和监委会,会长也是乡镇党委和政府任命。今年,省、温州和我市统一把村经济合作社换届同步纳入村级组织换届,3月底全市910个村经济合作社全部成功换届。
我市开展社长培训、合作社证明书发放、村级经济运行、监督体系建设、集体资产改革等工作,加强村经济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村经济合作社换届后,村委会代理行使村集体财产所有权的职责终止,原以村委会名义开设的账户、账套陆续更改为村经济合作社,目前已有600多个村进行更改;土地二轮承包、土地流转合同等经营行为以村经济合作社来运行;对村经济合作社的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定,明确了村级财务审批由村党组织负责人(社长)和村经济组织财务负责人联合审批。
当前,我市村经济合作社建设正走上规范化道路,东部平原地区因经济发展较快,其经济合作社经济基础较好,部分村经济合作社已走上规范化道路或正朝规范化建设发展;中西部山区和半山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或滞后,大部分的村经济合作社资金匮乏,运行不畅。
安阳街道岭下村是村经济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做得较好的村之一。该村村民498户,人口2017人,自2008年起开始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至2010年4月份基本完成村社会成员身份和村经济合作社成员身份分离,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每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定每个经济合作社成员对集体资产的个人占有份额,使每个成员按股分配、投资和分红成为现实,并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和章程。
陶山镇荣垟村经济合作社换届后,因地制宜,以“农耕文化”为依托,发展温州市特色农家乐,引导村民种植瓯柑,发展瓯绣等手工艺品,壮大村集体经济,为该村经济合作社走上规范化建设奠定基础。
据悉,目前,我市的村经济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思想认识缺位,对村经济合作社的职能概念不清;社员界定缺位,确定社员身份界定较复杂、政策性较强,而现有的法律、法规对社员身份的界定不完备;职能作用缺位,村经济合作社组织一直以来不健全,基本由村委会代行,弱化了集体资产管理;部门支持缺位,村经济合作社多年来较难获得融资来发展经济,造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