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非常畅销的“达芬奇”家具竟是国产的“进口产品”,价位已经较高的洋奶粉据说还要涨价……“洋”家具为什么曾经畅销?洋奶粉凭什么还要涨价?真的是因为其物美?恐怕还是很多人的“崇洋媚外”心理在推波助澜。
必须得承认,当今一些人的消费能力是很强的,别说是乔迁志喜,儿女婚嫁要让自己“洋”眉一次,便是日常生活里,也照“洋”不误。笔者不得不说,不少人的消费,并非是很理性的。
“达芬奇”是神马,恐怕只是“浮云”罢。真的很感谢媒体的曝光,让笔者知道了“达芬奇”是进口货,不,说错了,“达芬奇”是国内生产的“进口货”。
当然,“洋”货较之国货,价格定然是要贵得多。别的不知道,听说“LV”的价格绝非一般。但笔者实在无法知道“LV”包较国内生产的包来说,它的实用价值能多在什么地方。
然而,是“达芬奇”也好,还是“LV”也好,不少人还是对其趋之若鹜的,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其是“洋”货,可以让自己“扬眉”罢。
只是不曾想到,“达芬奇”是有着“洋”的价格,却是一款地道的“土”产品,这让“达芬奇”的消费者着实是吃了一闷棍。原来,“洋”产品也只不过如此这般了。
看到不少人如此崇尚“洋”货,不觉间又想起洋奶粉。洋奶粉比较起“土”奶粉来说,究竟有何区别呢?据业内人士介绍,“土”奶粉在成分上和进口奶粉相差不大。然而,在近期,洋奶粉又刮起涨价风。尽管如此,但很多市民在为孩子选择奶粉时,首选的还是洋奶粉。说是担心国内奶粉质量不过关,抑或是担心孩子吃惯了某一品牌的洋奶粉后,怕宝宝不适应新奶粉。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洋奶粉涨起价来“有恃无恐”。
从洋奶粉涨价来看,消费者是得不到实惠的。可只因为其是洋产品,消费者便甘愿多付人民币也要选择洋奶粉。其根本的原因,说到底,还是和选择“达芬奇”或是“LV”一样,只不过是想“洋”眉罢。
“达芬奇”在东莞产和在“意大利”产,已然没有区别。当洋奶粉涨价时,一些中外合资的奶粉品牌通过换包装、升级配方等方式“曲线涨价”,但其本质变了没有?肯定没有,能变的就是价格。
在国内产品与洋产品质量上不差上下的情况,你还会选择洋产品吗?如果你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或身份,那么,你接着去“洋”眉吧,笔者只是一个俗人,“洋”不起“眉”但可以“土”得起“气”来的。若果真要笔者“洋眉土气”的话,那笔者宁愿选择去菜市场买几个“洋芋”,好歹也可以让自己“洋”上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