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家附近的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后虽经多方抢救,却还是未能挽回这个可怜孩子的生命。可怕的是,短短10多天后,小悦悦的悲剧在广东两地重复上演:23日中午,东莞3岁男孩被货车撞倒,两次碾压后当场死亡;24日下午,快满3岁也叫悦悦的增城小女孩,在自家门前被车撞倒,抢救无效身亡。
近段时间连续3起幼童被车碾死的事故,令人锥心的痛。各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造成悲剧的伤痛,和对肇事者的指责。笔者在同情死者、谴责肇事者、批评冷漠旁观者之余,不禁想起“亡羊补牢”的典故。
“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对不幸者致哀后,当痛定思痛。我们反思,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为什么会在车来车往的路上独自出现呢?
孩子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失去孩子就失去一个家庭的幸福。即使拥有很多的财富,也留下终身遗憾。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父母爱孩子总是停留在口头上,在行动上往往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对孩子实行非常手段的措施。极个别学生喝毒药的悲剧、跳楼的惨事,都是父母“己所不欲强施于人”所造成的。人都没了,还有什么事情、什么东西有价值呢?
笔者常听到一些家长对教师说:“我的孩子送到学校就是给教师教的,你教师不教育,我还送孩子到学校干什么啊?还不如在家里自己教呢!”此话没错,学校是有责任教育好孩子。但,家长不能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孩子毕竟是父母的心头肉,知女莫如母,知儿莫如父。教育也是“有的放矢”才有效果的,一个班级40多位学生,教师是一视同仁,但教出来的学生为什么参差不齐呢?这和监护人的教育有较大的关系。
监护人要时时提醒自己:“孩子监护好了吗?自己的行为习惯有没有影响孩子的习惯?教育目的是什么?了解孩子的潜力吗?”
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因监护人的疏忽,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司机造孽,旁观者缺德,家庭失去幸福,一系列的问题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监护人,请时时敲响警钟,不管孩子有多大,孩子毕竟是孩子,是非观较淡薄,行为往往偏激,难免会出错造成严重的后果。监护人,请监护好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