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爱娟是陶山荆谷苏山村的一名村委委员,也是位生意人,但几年来她为村重点工程带头捐资、出力,在村里算得上是一位“名人”。
苏山村是荆谷经济比较薄弱的一个村,村里没集体经济。此前,这里的村民都是自己从山上将山水引到家中使用,吃水还得看天公是否“给面子”,要是晴天日子多一些,村民家中的水量就比较小。“山上水源不多,又都是露天的水源点,落叶腐烂在水里,村民直接引用也不安全。”该村驻村干部、荆谷办事处党政办主任林长多说,去年,荆谷办事处启动了集镇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各村也相继启动。苏山村相比就显得特殊,因为是“空白村”,缺乏经济收入,集镇供水管网改造资金严重短缺,村里希望能得到部分有能力村民的出资。
“戴爱娟得知这事后,第一个主动捐资8000元。在她的带动下,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收到在外经商的村民捐资共10多万元。” 林长多说,正是因为戴爱娟的号召,为工程顺利筹到资金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如今该村的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已完工,等待验收。
“我也是尽力而为,能够支持就尽量支持。”戴爱娟说自己父亲就住在村里,村民们以往的用水情况如何困难她一清二楚,只要下过一场大暴雨,浑浊的水质让村民连饭都做不上,如今能够将自来水接到家门口,是实实在在造福村民的好事,不能因为缺乏资金而耽误工程。
在马屿开宾馆的戴爱娟,不仅在村里有着好名声,又是一个乐意为村民办事的人,今年她被推选为村委委员。刚上任不久,村里的一项工作因资金问题无法开展,她立即自行垫付了2万元。对此,戴爱娟说,只要能推进工作进度,她就一定支持。
戴爱娟能够当选为村委委员,是村民对她信任,也少不了她丈夫的支持。“他们两口子对邻里关心,也热心公益事业,对上一辈又孝顺,为此还获得陶山镇首届‘道德示范家庭’荣誉称号。”林长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