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一词,包括“管”和“理”两方面。“管”是约束的意思,“理”是梳理的意思。日前,笔者在我市一些农村了解到,换届后的不少青年村干部在工作中,只注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村规民约,而往往忽视了建章立制后的梳理,致使工作陷入被动,没有新的起色。
重“管”轻“理”是农村工作中的误区,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一是容易造成干部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有的村干部在执行上级政策时,动辄以“主人”姿态去压群众,搞花架子、走形式,工作见头不见尾。少数村干部对群众冷暖漠不关心,对群众的合理要求置若罔闻,更谈不上能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了。二是很容易造成群众对上级精神的误解,因而产生抵触情绪。落实上级政策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如果只有行政命令,而疏于解释,缺乏沟通,就会形成群众对上级政策不闻不问,不答不理,干部表演“独角戏”,或变成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对台戏”,使农村工作陷于僵局。三是影响上级对基层情况的准确把握。有些村干部工作浮躁,不愿深入农户了解群众疾苦,倾听村民呼声,不能及时向上级领导反馈群众意见,导致上级制定政策出现偏差。
重“管”轻“理”是某些村干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没有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思想的具体表现,若此风盛行,党的政策就得不到真正贯彻执行,还会严重损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因此,农村工作重“管”更要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