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工商局出台十条意见,将通过大力支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采取“一人一企,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帮扶服务,以及对小微企业暂缓年检等多种措施,进一步帮扶小微企业解决当前面临的难题。
积极培育新型资本主体
根据意见,市工商局将大力支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良性发展,着力支持企业增资扩股。主动联系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制定扶持发展的优惠政策,减轻运行成本和税负,确保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平稳发展。
据悉,2008年以来,该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在指导注册登记、引导规范经营上做文章,以一年一家的速度,先后扶持诞生了华峰、瑞立、五洲等3家小贷公司,总注册资本16亿元。今年1-9月,3家小贷公司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61.13亿元;成立以来累计发放贷款112.6亿元。
而在小贷公司成立前,该局干部及时上门与公司筹建人员进行交流,按照登记管理办法,帮助其完备各类登记注册资料;在公司设立登记核准后,及时约见公司负责人,实地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落实监管数据上报责任人。目前,我市健力小额贷款公司也已进入公示阶段。下步,该局将推广同城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协防系统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合同示范文本工作,切实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
工商部门鼓励支持小贷公司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拓展业务品种,优化业务定位,打造属于自己的差别化竞争优势。如瑞立公司将纯农业贷款作为特色业务重点发展,设1000万元专项贷款,每户贷款规模在50万元以下,逐步提高纯农业贷款的比例,在该局的协调联系下,客户群增加了梅花鹿养殖等方面。
此外,该局还将大力支持发展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农村中小融资机构;引导建立民间借贷中介服务机构;大力支持开展民间资本服务管理公司和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的试点工作。
深化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今年以来,已办理股权出质登记9571万元,被担保债权5411万元……为进一步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工商部门将鼓励企业股东将持有的在本市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出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或其他合法渠道申请资金支持,实现股权再融资。并允许债权人以其享有的债权向被投资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将持有的债权转换为被投资公司的股权,实现债务关系“软着陆”。
加强与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建立稳定的融资渠道,全程帮扶企业实现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优先鼓励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所有权人向金融机构申请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今年6月与中国银行签订“优惠授信”协议,目前已有29家信誉企业成功获得贷款14.45亿元。
鼓励企业以生产设备或产品、半成品、原材料以及现有的动产设抵,或以即将拥有的动产权利设押,凭相应证明办理抵押登记证明后,申请动产抵押贷款;对登记手续齐全的,当场受理,即时办结。今年以来,已办理动产抵押27件,帮助企业融资3.42亿元,权出质登记9571万元,被担保债权5411万元;同时,该局还指导成立寄售行101家、融资性担保机构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家,倾力为企业融资开辟渠道。
全面规范融资经营行为
根据意见,该局将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典当企业、担保企业、有担保业务范围的企业、投资及投资管理、信息咨询类中介机构、寄售及旧货调剂等行业的日常巡查指导,促其合法规范发展。
加强对金融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查处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中强制搭售理财产品和强制保险及收取不合理的费用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全力保护企业商业秘密
根据意见,市工商局将强化维权护密工作机制,积极调动工商部门和个民协会力量参与企业维权工作,开展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调查,指导企业建立维权护密机制,帮助制定对策措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据悉,今年5月,市工商局建立“维权护密”工作室制度,采用“1+8”的工作方式,即1个工作室牵头组织,8个维权护密点配合联系,延伸监管服务触角,充分发挥行政指导职能,有效调动监管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企业维权护密工作,从制度上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对联系点一线人员的业务指导,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建立奖惩机制等,提升干部责任心、严格检查监督,做到领导重视,专人负责;深化“攻大奸、戒小过”执法理念,灵活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武器,将维权护密工作与专项整治、基层日常监管工作紧密结合,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该工作室还不定期到企业进行现场护密指导,运用法律法规指导企业保护合法经营权益、商业秘密不受侵犯。联系点派员走访辖区内企业,通过举办座谈会等形式,与企业代表交流维权护密经验、分析典型案例形态,借此加大对重点企业、知名商品的保护力度,目前,已成功举办指导会4次。在宣传引导上,工作室自主制作了《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手册》一书,下发到各有关企业;目前,已发放2000多份。在行政指导上,通过发放“工商建议书”等形式,对创业初期因法律法规熟悉程度不高等原因导致的轻微违法行为,以行政诫勉为主进行规范引导,实行人性化监管。
努力稳定市场主体秩序
“在这次意见的起草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一定的宽松和支持。”据介绍,市工商局对发展潜力好、但资金周转面临困难的企业,不能及时参加2011年度年检的,凭镇、街以上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意见,可暂缓年检。
大力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根据意见,市工商局将加强与公安、银监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及时采集、交流信息,及时掌握动态,对企业抽逃资金,或抽资用于其他用途等行为进行严密监控,遏制实体经济资金外流。
着力推进行政指导工作
工商部门将及时掌握动态企业因融资引起的特殊困难,该局、所每个班子成员联系帮扶一家企业,采取“一人一企,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形式进行帮扶服务。
近日,商城工商分局重点选取辖区一批重点企业和资金链紧张、信用等级波动、生产销售出现困难的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深入开展走访帮扶企业活动。在走访过程中,各小组充分听取企业意见,主动帮扶企业,积极出谋划策,努力解决问题,尤其对AA以上信用等级下降的企业,帮助其分析原因,开展信用指导。对于走访企业所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各小组都及时处理到位、反馈到位,属于自身职能范围内的问题立即解决,不属于自身职能范围内的问题,及时主动向上级请示或请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真正做到服务企业“零距离”,处理问题“零遗留”。
此次活动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辖区企业突破困境、加快发展的信心。截止目前,共走访帮扶企业24家,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咨询3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8件,搜集工作建议20多条。
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根据意见,各级12315中心要在职责范围内认真受理小微企业的有关申诉,及时组织调解矛盾,维护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并通过约谈和消费预警等,提高小微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增强其社会信誉度。
该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约谈工艺品、汽摩配行业企业负责人,强化行政指导的同时,更稳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集体约谈了林溪工艺品行业企业负责人时,现场指导各企业负责人签订了《不得为无照经营户提供便利行政建议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引领行业加工点走上合法经营道路,以削除安全隐患,促进安全生产。
全市现有汽摩配企业1500多户,其中微小企业1000多户。工商部门专门走访了塘下镇的汽摩配企业集聚区,采用“一问一答”形式,对汽摩配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问诊把脉”,把握经济走向,为企业当好“参谋”。
加大协会帮扶力度
深入开展会员企业资金链风险排查,进行风险监测分析,并发布经情通报,积极搭建协会与银行、与律师的合作平台,为会员企业有效提供各种援助,化解债务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日前,莘塍所个民协分会相继走访了辖区内红青蝉鞋业、景发鞋业、瑞轴机电等十几家理事单位。通过走访认真询问了企业目前发展基本状况和行业发展形势,并通过会员汇报反映,了解到辖区企业普遍存在问题,着力予以解决。
走访中,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近期来,招工形势更加严峻,商标侵权时有发生,维权之路步履维艰,市场竞争压力增大。资金问题更是成为困扰他们发展的最大难题。该所联系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华峰小额贷款公司等数家金融机构,为辖区内民营企业寻求合适的融资渠道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建立企业信息发布制度
充分发挥工商部门掌握市场主体基础信息、市场监管动态信息等信息优势,定期发布企业生存状况信息、市场主体信息报告,及时反映投资趋势、产业布局、经济走向、消费动态等情况,主动为政府决策、企业投资提供参考。及时采集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掌握动态,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引导融资性金融机构建立信用联盟;引导金融机构的企业贷款合同申报备案,督促金融机构修改不合法的合同条款内容,取消不合法的贷款附加条件,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利。同时,将信用优良的企业信息反馈给金融部门,以信用资产助力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