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温州市验收组对市环保局创建“温州市文明单位”进行考评验收,充分肯定了该局的创建工作,认为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同时也指出创建要坚持开放性、加强“细胞”建设、做好融合工作,提升全局工作水平。市环保局于2005年成为“瑞安市级文明单位”,2010年提出创建“温州市级文明单位”的目标。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该局落实任务,全体动员,“讲文明、树新风”取得了较好成效,先后荣获“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省级环境执法先进单位”、“省级先进环境监测站等荣誉”称号。
推三大举措 提升干部职工思想认识
坚持理论学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制度上,建立了干部职工学习例会制、领导班子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持续开展学习;方法上,通过机关学习会、直属单位每周学习会、理论中心组每月学习例会等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内容上,突出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以及工作业务,为此专门印制了一批内部学习资料,还购置了1000多册图书,供干部职工学习。
加强考核督查,落实文明创建责任。在每年局长与各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签订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以及统一印发的年度职能目标任务书中,明确文明建设要求,并进行了量化。年中,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开展督查,促使高度重视文明建设工作。
加大文明示范点创建,扩大创建覆盖面。该局文明单位创建并不仅在机关中开展,还在各直属单位全面部署,积极争创文明单位和文明服务示范点。目前,该局已创建“温州市级文明服务示范点”1个,“瑞安市级文明单位”3个、“文明服务示范点”2个。此外,该局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也取得较好成绩,2010年,宋慧玲同志在温州市“十佳环保标兵”的基础上,被评为浙江省“环保系统十大卫士”。
促三个结合 实现文明创建有载体有成效
结合行风建设,让群众得到实惠。制订了《瑞安市环保局服务行为规范》等制度,坚持环境民主恳谈会和信访调处日制度,开展科室、单位负责人与企业结对帮扶、科室与社区结对联系,以及“双百结对、文明共建”活动,全面推行即办制,不断推出便民服务措施,为企业、社区、普通市民解决了一批力所能及的问题,行风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去年,该局行风评议在全市排名终于走出连续5年倒数3名内的困境,各基层环境管理所的行风评议名次也逐步提升。
结合“四好”科室(站所),提升队伍自身素质。部署开展以“学习好、服务好、管理好、廉政好”为内容的“四好”创建活动。通过两年努力,14个科室(站所)全部通过验收,创建率达100%。
结合文体活动,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近两年来,该局多次组织和参加了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类运动会,以及围棋、桥牌等棋牌类比赛,荣获温州环保系统乒乓球比赛团体、个人冠军,还派员代表省环保厅参加全国环保系统桥牌锦标赛、乒乓球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建三位一体 力促创建工作向社会延伸
在文明单位创建过程中,该局不是搞为创建而创建的单一模式,而是将文明单位创建同日常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构建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环保教育“三位一体”的创建模式。特别是今年,“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作为“五创一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使得文明建设与环保工作实现有机结合。
近年来,该局相继开展小熔炼、电镀业、废塑料洗涤加工业、酸洗加工业、市区及温瑞塘河区域餐饮业、水产冷冻业环境污染专项治理工作,积极推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建筑工地夜间施工监管,组织“瑞剑”、“绿箭”、“让江河休养生息”等环保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我市获评“省级示范文明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环境教育方面,持续推进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系列创建,指导创建单位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开展活动,丰富了广大居民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环境面貌。目前,已经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1所,省级绿色社区4个、绿色学校11所,温州市级绿色社区10个、绿色学校13所,瑞安市级绿色社区12个、绿色学校4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