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晚稻丰收在望,可种粮大户没粮仓储存 我市决定推出“三定”举措——
种粮大户的“心病”医好了
■浙江日报记者 俞佳友 记者 朱友好 夏盈瑜
  晚稻丰收。(记者庄颖昶)

    晚稻陆续收割,不少种粮大户缺少储存粮仓,收成时期面临仓储难;一些办起了粮食加工厂的种粮大户,粮食旺销季节又要四处寻找粮源。

  连日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采访部分种粮大户,倾听他们的苦衷。

  种粮大户储存难题怎么解决,在记者快结束数天的采访时获悉,我市粮食部门决定创新收购体系,推出“定价收购,定点储存,定向销售”的收购办法,去掉丰收在望的种粮大户的“心病”。

  粮食储存成了种粮户的“心病”

  再过一周,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陈庆福种植的400多亩晚稻就要收割了,今年的粮食质量比往年要好,丰收在望的陈庆福却开心不起来。

  “每年粮食收割后,都要尽快卖掉,缺的就是仓库啊。”陈庆福告诉记者,由于他没有自己的粮仓,晚稻谷质量虽好,也只能早早地以较低的价格出售。

  水稻收割后,陈庆福每年都要将稻谷运到大老远的米厂去,运输不便不说,有些米厂如果碰到资金紧张,难免会推迟支付粮款。市场价高,便能多赚一些;市场价低,好谷也只能忍痛贱卖了。

  “对种粮大户来说,今秋的现金收账,就是来年春天的种粮投入。”水稻怎样卖出好价格,又能及时拿到现金,成了陈庆福心头最纠结的事。

  种粮大户项宝荣今年种植了2000来亩水稻,还办起了一个粮食加工厂。老项虽然种植了这么多水稻,可是他仍然为粮源发慌。项宝荣说,粮食收成季节,他要将粮食卖掉,可来年自己的加工厂需要粮源的时候,却又要到市场上找。

  按市场价定向收购粮食

  种粮大户没粮仓储存的事情,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市粮食局副局长叶建华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为了解决种粮大户的两难问题,粮食部门决定创新收购体系,推出“定价收购,定点储存,定向销售”的收购办法。

  这个简称为“三定”收购办法指的是,粮食部门和农民签订协议,农民的晚稻谷由政府部门按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予以收购,储存在稻田最近的粮仓,来年,大户需要米源时,按“谁的粮食由谁购回”的方式,以相同的价格,返销给大户,让大户及时获得优质粮源。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晚稻谷的价格约每50公斤135元左右,而粮食部门则以每50公斤155元的价格向签下订单的大户收购。

  按这几年的行情,一般情况下,每年稻谷价格按10%左右的价格增长;现在粮食部门给出的价格已超出目前市场价20元,比明年的预计价格还要高出5元左右。几天前还愁眉苦脸的种粮大户陈庆福笑着为记者算了一笔成本账。

  “政府提供的粮仓,温度、湿度、虫蛀等都控制得很好,储存的稻谷质量有保障。更何况,还省却了一大笔管理成本。”陈庆福说。

  “对于农民来说,能够马上拿到一笔充足的流动资金,及早安排来年的春耕生产,比啥都强。”昨日下午,在马屿镇田头,种粮大户项宝荣已经开始收割晚稻谷,这位首批和粮食部门签订收购协议的大户高兴地告诉记者:“这种全新收购办法既解决了我的仓储和粮源问题,还为我提供了充足的流动资金,最关键的是自己的粮食自己加工,不用担心粮源,更不用担心质量。”

  记者在项宝荣刚签的协议书上看到,市粮食收储公司将以每50公斤155元的价格向项宝荣收购50万公斤的晚稻谷,这批稻谷将储存在五六百米远的马屿粮站仓库,到了明年储备粮轮换时,这批粮食将由老项按原价收回。

  “相信今年粮食的质量有大幅的提高。”市粮食收储公司总经理林光华说,这一创新的举措,不仅解决了种粮大户的难题,也是政府粮食收购的“双赢之举”。

  “和谁订合同,他就会把好的粮食放到仓库,因为明年粮食还是可以销售给他的。”林光华说。

  “‘三定’措施的出台等于免费为种粮大户保管粮食,帮助他们解决流动资金等难题。”叶建华说,近期已对30幢仓库进行维修,腾空仓容6000万公斤,粮食部门有能力容纳种粮大户的晚稻谷。

  到昨天傍晚为止,共有8户种粮食大户与市粮食收储公司签订协议,涉及粮食收购总量350多万公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关注
   第04版:热线
   第05版:热线
   第06版:服务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天下
   第09版:娱乐
   第10版:网事
   第11版:时评
   第12版:广告
   第13版:专版
   第14版:休闲
   第15版:周游
   第16版:乐周刊
种粮大户的“心病”医好了
谈股论金
瑞安日报 经济 07 种粮大户的“心病”医好了 ■浙江日报记者 俞佳友 记者 朱友好 夏盈瑜 2011-11-18 2